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3篇
  免费   875篇
  国内免费   881篇
测绘学   493篇
大气科学   1354篇
地球物理   917篇
地质学   978篇
海洋学   54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南海深海区硝酸氮、活性磷酸盐垂直分布的研究,分析了南海垂向耗氧和贫氧水体中硝酸氮、活性磷酸盐和表观耗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垂向上次表层、中层和深层水团中氧的消耗与营养盐再生比值均小于理论值,由此推断水体的混合为有机物再矿化提供氧的补充,但水团混合对水柱中硝酸氮、活性磷酸盐的影响不大,在次表层和中层水团中造成营养盐浓度变化主要是由于有机物再矿化的结果;在深层水团中有机物再矿化对水柱中营养盐梯度变化已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2.
在高大建筑施工中,高精度的标高传递测量是施工测量的难点之一.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高大索塔标高传递测量为例,提出了全站仪垂直向上测距法高差测量,较好地解决了高大索塔施工标高控制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法是恶劣环境下高大建筑物高程传递测量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满足施工的高精度要求和保证工期.  相似文献   
63.
完备性是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在各种网的布设中一般只注重精度,而忽略了完备性。本文利用GALILEO模拟数据,在飞行轨迹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减监测站的数量以及变换监测网的形状,计算飞机的精度和垂直保护水平(VPL),并分析飞机在不同监测网中精度和垂直保护水平的的变化规律,可以知道飞机在正方形网形的整体精度好于在其他网形中的精度,飞机在在正方形网形中的VPL虽大于在五边网形中的VPL,但两者相差很少。综合考虑,正方形网形是局域完备性监测网的最优布设网形。  相似文献   
64.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特征信息数据—重力来完成水下运动载体的辅助导航与定位。为了实现水下运动载体上重力传感器输出的实测重力信息与重力数据库中存储的重力信息之间的匹配,首先必须将这两类数据归算到一个平面。本文研究分析了重力归算中重力垂直梯度求解的各种方法;探讨了不同数值积分区域对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可以直接以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代替扰动重力垂直梯度来求取重力垂直梯度。  相似文献   
65.
根据充电法原理,结合模型桩试验,分析了钢筋笼周围的充电电场特征,结果表明钢筋笼的底端对应于电位梯度曲线的极小值点及电位曲线的拐点。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利用钻芯孔来检测成桩后钢筋笼长度的方法。某桥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66.
针对GPS定位测量的信号传播路径误差,分析了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梯度对差分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L1载波重点讨论了1999年-2000年太阳活动期间低纬度赤道异常地区GPS差分定位精度的问题,同时验证对于长基线采用GPS广域差分技术可以使电离层定位误差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7.
Give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rr(P) |δs of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V(P) on the surface δ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tellite altitude, by using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method, a fictitious regular harmonic field rrVrr(P)^* and a fictitious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an inner sphere Ki can be determine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Vrr^*(P)could be further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expansion series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because rrV(P)^* could be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due to its regularity and harmony in that domain. In another aspect, the fictitious field V^*(P) defined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P)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could be also expressed as a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Then, the harmonic coefficients contained in the series expressing V^*(P) can be determined, and consequently the real field V(P) is recovered. Preliminary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rr(P) could be recovered based only o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P)|δs given on the satellite boundary. Concerning the final recovery of the potential field V(P) based only on the boundary value Vrr (P)|δs, the simulation tests are still in process.  相似文献   
68.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潮位模型及GPS RTK潮位测量缺陷的基础上,给出GPS PPK远距离在航潮位测量的方法。系统地研究GPS PP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PPK高程质量控制、船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数据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试验结果表明,GPS PPK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具有实施简便、精度较高及稳定、可靠、作用距离长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69.
潜热释放的作用在温带气旋的研究中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江苏省气象台沈阳等以一个产生极端降水的温带气旋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型涡度方程,计算了凝结潜热释放对气旋相对涡度倾向的贡献。结果表明,对流凝结潜热加热率最大可达稳定凝结潜热加热率的40倍。两类潜热加热中心均位于700 hPa以上,加热率垂直梯度在对流层低层为正,因而在加热中心下方形成正涡源中心。对流凝结潜热垂直梯度引发的涡度倾向比稳定凝结潜热高出1个数量级。虽然总的凝结潜热水平梯度引发的涡度倾向可以贡献气旋涡度实际增长值的65%,但对流凝结潜热垂直梯度的贡献高达其2倍。凝结潜热释放不仅能够直接引发涡度倾向,亦可通过改变位温梯度,进一步造成涡度倾向。  相似文献   
70.
溧阳震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转换波法所测得的漂阳震区地壳深部主要界面的构造图。简要地讨论了溧阳震区深部构造与震中分布的关系,认为溧阳两次中强地震都发生在较厚的花岗岩质层中,其深部构造特征表现为上地幔隆起、或界面埋深变化剧烈的梯度带,同时又处于两组以上深断裂交汇的特殊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