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961篇
测绘学   731篇
大气科学   2653篇
地球物理   665篇
地质学   940篇
海洋学   427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宋琳琳 《广西气象》2002,23(1):19-21
通过对1989年3-6月引发琼北强对流天气的机制分析,得出该地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与锋面、切变线、SSW风与SSE风的辐合成线等中尺度天气系统有关,同时提出各类中尺度天气系统下强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93.
单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反演风矢量和温度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利用循化县1961-2000年40年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以及蒸发、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气候资源变化的基本实事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6.
也论成都粘土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成都粘土的成因机制,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分析成都粘土的分布、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入手,客观地展示了成都粘 本质,进而将其与我国北方的马兰黄土和长江中下游的下蜀粘土之间的特性进行比较以及对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古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典型的成都粘土的成因是属于风成“黄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因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下蜀黄土的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为研究中的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蜀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蜀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蜀黄土的成因,从营力的先后及主交看,风成应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利用下蜀黄土保存的古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本文着重论述了区内地震、地面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地方病等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分析了它们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背景。包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发展趋势、地面变形等问题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主要地质灾害采取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
山东省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与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海(咸)水入侵,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串层污染,主要是对地下水不合理开发造成的,从综合治理的需要出发,新一轮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应包括地下水潜力调查,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地下水环境保护区划,地下水调蓄条件调查,环境地质问题与灾害调查等内容,在调查方法上,要充分利用“3S”技术,要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调查方法,要确定重点,典型区,带加深调研以带动面上的调查,并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有侧重的开展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0.
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