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621篇
测绘学   724篇
大气科学   2002篇
地球物理   562篇
地质学   888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1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3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体感温度是人们对环境温度的综合反应,与人的生活需求密切相关。本文就其概念、研究意义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乌鲁木齐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符合本地区的体感温度的经验公式并实现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62.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高原123个测站, 1961~1998年冬季 (12月至翌年2月) 平均温度、相对湿度资料做气候特征分析, 得到32°~33°N附近地区可能是高原南北温湿变化的分水岭, 以北主要受干冷空气影响, 以南主要受暖湿空气影响。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EOF (即REOF) 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 可以将青藏高原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分型、分区, 并对各区的温度、相对湿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近40年来, 各区的温度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步升高的。增温时段主要出现在1978~1981年及1983年至今。1983年开始的增温, 是近40年来最强的一次, 增温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 但从90年代开始增温幅度及范围出现波动。从温度线性倾向来看, 东部高原增温幅度从南到北存在“大—小—大”的现象。高原大部分地区湿度变化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步增湿的, 但高原北界以变干为主。从80年代后期至今高原进入显著增湿阶段, 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增湿幅度及范围出现波动。从湿度线性倾向来看东部高原增湿幅度从南到北存在逐步减小现象, 甚至祁连山地区出现变干现象。  相似文献   
63.
64.
林开平  梁科 《广西气象》2002,23(4):3-6,22
综合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和T213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根据以往广西大范围霜冻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以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特长,选取了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密切相关的要素和层次,并对所选取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65.
桂林市一次夏季持续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资料和V-39图,对2002年夏季桂林市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维持及结束的条件。  相似文献   
66.
雪深应做非定时补充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7.
68.
本文着重论述了区内地震、地面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地方病等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分析了它们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背景。包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侵蚀发展趋势、地面变形等问题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主要地质灾害采取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9.
山东省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与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主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海(咸)水入侵,地下水超采漏斗,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串层污染,主要是对地下水不合理开发造成的,从综合治理的需要出发,新一轮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应包括地下水潜力调查,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地下水环境保护区划,地下水调蓄条件调查,环境地质问题与灾害调查等内容,在调查方法上,要充分利用“3S”技术,要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调查方法,要确定重点,典型区,带加深调研以带动面上的调查,并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有侧重的开展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0.
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