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27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893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一种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影响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常规数学模型难以准确预测沉降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来建立预测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将预测结果与常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LM-BP)的预测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PCA-PSO-SVM的预测结果精度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M-BP神经网络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该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针对包头市地面沉降监测需求,该文利用24景高分辨率COSMO-SkyMed雷达影像,采用多主影像相干目标小基线干涉技术(MCTSB-InSAR),首次提取了该市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3年的沉降信息。结果表明,该阶段包头市主城区存在较大范围的地面沉降,但沉降速率总体较小,最大沉降漏斗位于青山区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最大沉降速率达-56mm/a,野外调查表明,该地沉降主要原因是电厂排灰池自然沉积压缩所致。此外,昆都仑区包钢开发厂、九原区希望工业园区以及石拐区五当召镇也有明显沉降。研究结果可为包头市地面沉降灾害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3.
光纤监测技术具有分布式、精度高等特点,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受限于监测成本较高与监测环境复杂,目前地面沉降光纤监测多通过人工采集数据,限制了在特殊环境变化情况下地面沉降的实时信息获取。文章在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基于弱光栅技术的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利用弱反射光栅、时分复用、物联网和数据库等技术,通过4G无线通信手段实现了地面沉降在线自动化监测和远程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客户端系统软件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将其应用到衡水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结果表明:钻孔内土层压缩变形主要发生在以黏性土为主的隔水层(Ad2、Ad3、Ad4);受季节性地下水开采的影响,钻孔100~400 m深度范围内砂土含水层存在波动变化,在监测期内,冬季略回弹,随后春季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土层呈现压缩趋势。监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使得整个地面沉降监测流程趋于自动化、规范化和低成本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以1986~2019年卫星影像图为依据,分析了南山区填海区的填海历史进程;对收集到的填海区相关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查明南山区填海区的软土分布并生成了软土等值线图,对填海区地面沉降做出预测计算与分析;从多方面对填海区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和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对其进行易发程度分区及危险程度分区,并对各区详细情况进行综述、评价地面沉降的危害程度,最后对填海区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预报,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地面沉降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田苗壮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6-2024010006
2014年南水进京后,持续开展地下水回补对于遏制和减缓地面沉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地下水回升由此带来的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地面沉降与回弹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深入探讨和研究回补时间、回补量、回补地点与水位及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了解地表形变发生机理和识别主控因素,为后续如何科学回补,发挥最大化水资源回补效益、对地面沉降防治和超采区治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以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区域为例,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 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形变信息,并结合区域分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层沉降变化等多手段进行耦合,查明研究区地表形变与多因素之间的响应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南水持续回补导致区域地面沉降减缓,并在牛栏山地区出现地表抬升,抬升范围也随着水位上升逐渐向中下游扩展,2022年最大回弹速率达46.9 mm/a;地表形变具有明显的受断裂所控制的第四系沉积差异特性,以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和南口—孙河断裂所分割的后沙峪凹陷范围内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地下水位变幅与富水性差异决定水位上升范围与响应变化,而沉积构造作用所造成第四系沉积差异在地下水流向上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结果为地面沉降防控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开展地下水科学回补和方案优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
陆德贤 《水文》1994,(4):47-50
地面沉降区的水位改正方法陆德贤(江苏省无锡水文水资源勘测处)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起了地面的下沉问题。据江苏省水利勘测总队近期水准测量资料可知,沿苏南大运河各城市,普遍存在地面的下沉:1959~1983年常州市地面下沉0.37m...  相似文献   
67.
玻璃钢作地面沉降监测标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玻璃钢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可作为达到特定工程目的的成型材料。本文通过论证,认为在地面沉降监测工程中为了更准确灵敏地反映地下岩土的变形,选用轻质高强度的玻璃钢作引测标体是可行的。此外,由于玻璃钢成本低,因此,还可使中小城市开展地面沉降监测时减少基础性投入。  相似文献   
68.
本文在论述无锡市地面沉降历史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沉降机理和原因,并指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9.
景北科 《地震》1995,(2):161-165
西影井水位自1974-1978年三次井溢后,1989年9月以来又出现了一次大起大落的特异变化。很多学者都十分关注这罕见的现象,并认为是区域应力增强所致的。经过多年的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与地裂并由此导致地下岩层的层间错动与井管变形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本文建立三维流支--一维非线性固结地面沉降模型,在混合井流,降雨滞后补给,初始水头形成,人为边界刻画,水流-固结耦合及软土层固结滞后于地下水开采层水头变化等方面有所改进,所建模型用于苏州市,模拟出若干地面沉降重要特征,地面沉降中心偏离地下水漏斗中心,地面沉降动态滞后于地下水的水头动态,软土层渗透系数随固结过程的变化及头在软土层中的传递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