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芳 《地质与勘探》2023,59(1):27-42
为深入理解岩盐矿床复合成矿作用,研究宁夏固原凹陷岩盐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能谱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对该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岩盐矿成矿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固原凹陷岩盐矿矿石具有原生沉积和后生改造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中自形细晶结构为原生沉积结构,自形粗晶、港湾和蠕虫交代结构为后生改造结构。矿石构造中纹层、条带、团块状构造为原生沉积构造,块状、角砾状和网脉状构造为后生改造构造。岩盐矿床矿物组合主要有石盐、钙芒硝、硬石膏、无水芒硝以及粘土矿物、钠长石、白云石,具有原生沉积和后生改造的矿物组合特征,盐类矿物均可见原生沉积型和后生改造型矿物。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证实,固原凹陷岩盐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沉积-后生改造型矿床。钙芒硝和硬石膏矿主要由早期沉积作用形成矿化体,经历了后期微弱的改造作用;而石盐矿主要由早期沉积作用形成矿体,在后期盆地构造变化中发生塑性流动、溶解-重结晶或构造变形而充填于围岩的裂隙或构造活动形成的有利空间中成矿,表明矿床经历了原生沉积成矿期和后生改造成矿期两个...  相似文献   
22.
地学信息图谱具有图形与谱系的双重特性,是显示和揭示地球系统各要素和现象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在GIS支持下,以宁夏固原县为例,利用其1990年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作为主要信息源,探讨景观图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3.
2017年9月2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发生4.6级地震。通过对此次地震的回顾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①固原4.6级地震为孤立型地震;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震中西南侧,结合震源机制节面解,初步判定NW向节面应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震源错动方式为左旋走滑兼具逆冲;震源机制解最佳拟合深度为9 km;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34°、倾角62°、滑动角174°,节面Ⅱ:走向127°、倾角85°、滑动角28°;②固原4.6级地震前存在前震活动、小震调制异常以及固原地震窗异常;③海原小山钻孔应变异常变化与固原4.6级地震有关,且与该测项预测指标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吻合,但此次地震震级比预计震级偏大;④固原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期间发生了3次中强地震,其中,2017年5月17—20日,固原地震台地电阻率EW向出现快速下降,之后呈低值变化;固原地震台地磁谐波振幅比NS向从2014年开始经历下降—转折—回升过程,具有良好的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24.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重新考证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圈定的1306年宁夏固原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开城和朝那一带,极震区(Ⅸ~X度)位于固原开城附近,其震级达7级左右.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NNW向,大致与该区六盘山东麓断裂的固原—和尚铺段相吻合,该段断裂为全新世活动的左旋逆冲断裂,局部段残存有类似地震破裂带遗迹,推测与本次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25.
修建水平梯田是针对我国黄土丘陵区特殊的区域环境,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大型国土整治工程,建国以来黄土丘陵区水平梯田主要在水土保持与粮食稳产增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相关研究却较少涉及水平梯田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这一视角出发,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为例,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地统计分析的方法,量化分析了固原市现有以种植业为主要利用方式的水平梯田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相关.说明目前固原市以旱作种植业为主要利用方式的水平梯田,尽管有利于实现水土保持和粮食稳产增产,但却无法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人口压力过大、种植结构不合理与土地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使水平梯田所发挥的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杨帆  李孝泽 《古地理学报》2017,19(3):445-456
宁夏固原寺口子组砂岩是中国古近纪内陆古环境研究的重要载体。通过岩性、沉积构造、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和粒度分布特征研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古近系寺口子组砂岩由3个成因段构成:段Ⅰ为河流相沉积;段Ⅱ,即砂岩主体,为典型风成砂岩,沉积环境为风成沙丘和丘间地;段Ⅲ,初步推断其为湖相沉积。结合中国古近纪气候背景、研究区域地形条件及古风向,推断寺口子组砂岩主体风成沉积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沙漠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