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Ordovician carbonate buried-hill reservoir beds in the Hetianhe (和田河) gas field,located in the Mazhatage (玛扎塔格) structural belt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Bachu (巴楚) faulted uplift,southwestern Tarim basin,were studied.Based on field survey,core and slice observation,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buried-hill reservoir beds and specifically Ordovician carbonate buried-hill reservoir beds in the Hetianhe gas field were discussed.The karst zone of the reservoir beds in Hetianhe gas field was divided into superficial karst zone,vertical infiltration karst zone,lower subsurface flow karst zone,and deep sluggish flow zone from top to bottom.The effects of faulting on Ordovician carbonate buried-hill reservoir beds in the Hetianhe gas field were obvious.The faulting intensified the karstification and increased the depth of denudation.Faulting and subsequent fracture growth modified the reservoir beds and improved the physical property and quality of the reservoir beds.Moreover,faulting enh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solution holes and fractures and increased the thickness of the effective reservoir beds.Meanwhile,faulting made the high porosity-permeability carbonate belts,which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develop near the fault zone.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田河流域柽柳沙堆的生物地貌发育过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柽柳沙堆是我国干旱区分布最为广泛的灌丛沙堆类型之一。在实地考察新疆和田河流 域柽柳生态地理特征、测量223 个柽柳沙堆形态, 并在两个野外观测点上实测4 个沙堆的风沙流剖面, 结合室内风洞实验段风速8 m/s 条件下模拟沙堆风流场结构等综合分析方法, 本文探讨了柽柳沙堆的生物地貌学特征及其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研究区柽柳的生态类型属于以胡杨林与灌木林下土壤为基础的吐加依土生境类型, 这个生境类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生境, 这些亚生境反映了柽柳沙堆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环境特征。由于柽柳灌丛的寿命长、木质化枝干的刚性较强、根株萌发力强耐风蚀沙埋, 可对地面风沙流运行产生强烈扰动, 其风速剖面有别于芦苇沙堆和骆驼刺沙堆, 风流场结构有利于聚集风沙, 因此风沙依托柽柳灌丛堆积发育而成的柽柳沙堆平均坡度较大、沙堆存活与发育的周期也较长  相似文献   
13.
和田河气田位于巴楚凸起南侧,晚加里东期以来始终处于构造高部位。主要烃源岩为寒武系、奥陶系及石炭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古油藏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凝析油来源干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储集层为石炭系生屑灰岩段、奥陶系古潜山碳酸盐岩、石炭系砂泥岩段和砂砾岩段碎屑岩,发育三套区域性盖层和多套区带性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成藏控制因素包括六个方面:①发育寒武系优质烃源岩,二叠纪火山活动使寒武系油源的古油藏裂解为干气,成为气田的主要气源。②构造运动使该区长期成为油气指向区并造成两侧的断裂发育,有利于形成断背斜圈闭;伴随断裂发育了裂缝系统,改善了储集物性。③断裂构成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奥陶系潜山不整合面成为油气横向长距离运移的通道。④三套区域性盖层和若干区带性盖层是和田河气田保存的关键因素之一。⑤溶蚀作用使缝洞系统发育,大大改善了碳酸盐岩的储集物性。⑥气田的构造形成期为早—中喜马拉雅期,晚期抬升运动只造成气田内山体出露,对主体构造没有造成影响,使气田得以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及非烃组分的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赵孟军 《地质论评》2002,48(5):480-486
本文主要讨论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以及非烃气体的可能成因,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但含有较高的非烃气体,含量一般为10%-25%,乙烷碳同位素值为-37.8‰-34.9‰,说明形成该天然气的母质属于腐泥型,烃类组分,非烃组分分布以及天然气δ13C1值在和田河气田的东、西部存在明显的差异,和田河气田天然气源自寒武系烃源岩,但表现为具有原油二次裂解气的特殊来源特征,东部的玛4井区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西部的玛3、玛8井区则为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混合气,初步分析N2,CO2和H2S的成因,,认为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特殊来源是天然气中非烃气体高含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小妹  严平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1198-1208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ArcGIS技术,选择中国北方10个流域及其12个沙漠/沙地,并以西部的和田河和东部的西辽河为典型研究区,在流域与沙区、河道与沙丘两个尺度上,选取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沙地景观与廊道景观(河流)的空间镶嵌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在流域与沙区尺度上,内流区较外流区沙区景观类型复杂,景观破碎度较小,外流区沙区景观结构较为相似;内流区沙区景观指数自西向东呈现出“景观破碎度递增、景观结构复杂性递减”的规律。在河道与沙丘尺度上,在缓冲带范围内,和田河较西辽河沙丘景观类型复杂,景观破碎度较小;景观指数随河道距离的变化呈现出“景观破碎度随距河道距离的加大而逐渐递减,丰富度指数随距河道距离的加大而呈阶梯状递增”的规律;从沙丘斑块类型景观指数上看,西辽河以固定、半固定的简单型沙丘为主,和田河以流动的综合型沙丘为主。主导的沙丘类型景观距离河道越远,面积比例越小,不同沙丘类型的水平景观破碎度随河道距离递减。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周缘构造演化、成藏与勘探领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寻找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目的,在和田河气田周缘采用古构造演化的方法,结合和田河气田单井油气水分析,建立了玛南奥陶系潜山准层状成藏模式和玛北台缘带古油藏成藏模式;指出和田河气田周缘存在玛南奥陶系潜山、玛北奥陶系台缘带和玛东奥陶系推覆构造带三大油气勘探领域,区带资源量约1万亿m 3,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玛南奥陶系潜山暴露时间长,风化、淋滤作用强,形成良好的岩溶型储层,上覆石炭系泥岩和上倾位置的致密灰岩作为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同时处于有效生烃范围之内,是有利勘探领域。玛北发育奥陶系台缘带,而且与构造圈闭相叠置,可以捕获早期运移的油气,是较有利勘探领域。玛东奥陶系推覆带潜山披覆圈闭发育,规模较大,是潜在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田河气田位于巴楚凸起南侧,晚加里东期以来始终处于构造高部位。主要烃源岩为寒武系、奥陶系及石炭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古油藏的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凝析油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储集层为石炭系生屑灰岩段、奥陶系古潜山碳酸盐岩、石炭系砂泥岩段和砂砾岩段碎屑岩,发育三套区域性盖层和多套区带性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成藏控制因素包括六个方面:①发育寒武系优质烃源岩,二叠纪火山活动使寒武系油源的古油藏裂解为干气,成为气田的主要气源。②构造运动使该区长期成为油气指向区并造成两侧的断裂发育,有利于形成断背斜圈闭;伴随断裂发育了裂缝系统,改善了储集物性。③断裂构成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奥陶系潜山不整合面成为油气横向长距离运移的通道。④三套区域性盖层和若干区带性盖层是和田河气田保存的关键因素之一。⑤溶蚀作用使缝洞系统发育,大大改善了碳酸盐岩的储集物性。⑥气田的构造形成期为早—中喜马拉雅期,晚期抬升运动只造成气田内山体出露,对主体构造没有造成影响,使气田得以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8.
陈相坤 《地下水》2022,(1):139-141
和田河是新疆和田绿洲农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区域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和田河水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作为人类生活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和田河水资源近年来因人类活动次数增多及人口数量激增,导致和田河水资源以无显著递减趋势发展。据此,本文以和田河水资源利用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及、水质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节水建议为讨论方向措施。结果可知:随着区域水资源需求程度日益加剧,和田河水资源矿化度不断增大,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受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沙化、缺乏新灌溉设备和流域工程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较大。应加大节水力度,大力实施工程和非工程方面的节水措施,对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中,首先对和田河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分析与研究和田河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试论影响因素及生成因素,最后提出和田河水资源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9.
和田河夏季流量对区域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和田市气象站的0℃层高度,和田河上游乌鲁瓦提和同古孜洛克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以及NCEP/NCAR 500 hPa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和田河夏季流量的变化、同期流域内0℃层高度情况以及500 hPa温度的特征。结果显示:1961-2004年,和田河夏季流量、和田站0℃层高度均呈不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在1979年分别出现了由丰到枯、由高到低的突变。和田河夏季流量典型偏丰、偏枯年同期500 hPa温度距平场有显著差异。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和田河夏季流量对流域内0℃层高度变化都有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地理》2005,28(3):315-315
由阿拉尔至和田的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公路全长424.37km,路线基本沿和田河走廊带布线,公路起点在阿拉尔12团3连生产道路与阿拉尔至图木舒克道路的交叉处,终点位于新的G315线玉龙喀什河大桥东岸桥头,公路等级为二级,路面宽8.5m至11.5m不等,是自治区规划的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第二条沙漠公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