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8篇
  免费   2514篇
  国内免费   2808篇
测绘学   1290篇
大气科学   4596篇
地球物理   2811篇
地质学   3493篇
海洋学   2458篇
天文学   369篇
综合类   981篇
自然地理   2752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93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加热与亚洲环流季节变化和夏季风爆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新  吴国雄  刘屹岷  刘平 《大气科学》2002,26(6):781-793
利用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夏过渡季节青减高原非绝热加热和大气环流季节变化以及亚洲季风爆发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渡季节的早期(5月中旬以前)青藏高原总非绝热加热与感热加热的时间演变曲线趋势一致,感热加热在过渡季节早期的环流演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的时间演变与北半球环流的季节变化和亚洲夏季风爆发有很好的相关.在过渡季节里,青藏高原非绝热加热的变化引起了海-陆热力差异对比的变化,给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建立了有利的背景环境,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有明显的影响.结果还表明,用各区域纬向风垂直差异的时空分布能更准确地表示季节变化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92.
海温变化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台风模式中采用周平均海温和多年的月平均海温,对一些台风个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数值模式中影响台风路径的海温因子变化对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水阳江洪峰与强降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1964-1999年水阳江水位和雨量资料,分析水阳江水位、面雨量变化规律和洪峰出现特征。结果表明,6月平均面雨量为241.5mm,7、8月平均面雨量分别为186.5mm、155.7mm。宣城出现13次超警戒水位过程;新河庄出现25次超警戒水位过程,且连续超警戒水位日数长。洪峰出现前一周为连阴雨天气,一周平均面雨量为164.5mm。季内日面雨量存在60天周期变化现象,新河庄日平均水位存在60-120天周期变化;1999年宣城日平均水位的小波分析结果为60天周期变化,与新河庄日平均水位功率谱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4.
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的正弦特性并不明显,对其原因从仪器结构、周期误差检定处理、实例等方面加以剖析,指出现行处理方式的不足,提出运用多次叠加的合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南海北部陆坡ODP 1144站位第四纪硅藻及其古环境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家英 《地质论评》2002,48(5):542-551
中国南海北部陆坡ODP 1144站位硅藻植物群的研究,建立了西太平洋边缘海一个新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硅藻生物地层图式,根据硅藻化石中具有指示意义的硅藻种的分布和生态变化(暖水种和冷水种),划分了8个硅藻组合带,其硅藻组合带分别在不同的高低海面环境下形成的,根据ODP1144站位氧同位素(OIS)测定结果,8个硅藻组合带与OIS 1-8期相对应。1、3、5、7硅藻组合带相当于OIS1、3、5、7期,间冰期是以热带和亚热带硅藻占优势,其中冷期出现大量的沿岸硅藻为特征,反映高海平面温暖的气候条件;2、4、6、8硅藻组合带相当于OIS2、4、6、8期,冰期是以亚热带,热带和出现较多冷水硅藻为特征,反映低海平面较冷气候条件,硅藻丰度值的变化与冰期和间冰期有关,可以证实间冰期时期高的海平面和较低的生物生产力以及冰期时低的海平面和高的生物生产力,而生物生产力的变化又与沉积时期沿岸流或上升流的强弱及水团活动有密切关系,进而揭示该区古海洋环境的演化与季风强弱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96.
温室效应变化及其地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0.5℃,这种增温幅度与温度效应的预报结果相一致。也与气候变化的自然幅度相一致,由于温室气体效应,现代的气候变化与过去气候变化已有本质不同,经过进一步研究,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变化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增温幅度存在普遍适应的规律。冬季大于夏季,高纬度大于低纬度,陆地大于海洋。植物种群的更新及迁移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土壤的形成更将远远落后于气候变化,过渡带的生态系统将长时期内存在,它们将是不稳定的,脆弱的,物种的灭绝速度可能会因此加快,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也许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97.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需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干预,导致季节性淹没区减少,天然湿地丧失,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以流域整体性理论、物种多样性理论、物种耐性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岸天然植被生态系统通过削减洪峰、增补枯水和截留污染物的作用,来影响流域的水量分配和水质改善,使流域受水分不足威胁的程度降低,即在更大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保证了流域对生态水的需求。因此,为了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保护湿地、河溪森林植被、水陆交错带等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98.
基于MEM1谱分析的水文时间序列隐含周期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栋  朱元甡 《水文》2002,22(2):19-23
水文时间序列的隐含周期(本文将简单周期、复合周期及近似周期等统称为隐含周期)的识别、判定是一个重要而又较为困难的问题,相对成熟和有效的做法是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建立在最大熵原理(POME)基础之上的MEM1谱分析,克服了传统谱分析方法的诸多不足,具有频谱光滑、分辨率高等独特优势。为此,以黄河花园口(秦厂)测站年径流系列、月径流系列和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隐含周期特性的研究为例,探讨了MEM1谱分析在水文时间序列隐含周期特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杨天南  彭阳等 《地质通报》2002,21(6):308-314
旅大地区位于中朝板块东部南缘,处在中国南北两大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范围内。该区早期变形结果表现为近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由两个上盘向北正滑的强变形带分割的3个褶皱构造岩片。在三维空间内变形特点均有差异:从上到下、从南往北、从西往东应变量递减。这种变形特点表明在板块俯冲体制下,上盘板内的变形是不均匀的。该期变形可能与扬子板块向北深俯冲碰撞过程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陈晋  何春阳  卓莉 《遥感学报》2001,5(5):346-352
以光谱直接比较为基础的变化向量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方法,在双窗口变步长阈值搜寻方法确定变化和非变化像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图像分类并结合变化向量方向余弦最小距离分类的变化类型确定方法,同时应用该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变化类型的判断精度达到70%以上,显示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