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人工影响暖云过程吸湿性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炯  袁冬梅 《河南气象》2008,31(1):80-84
介绍了近年来吸湿性催化的一些最新理论、新催化剂研制和播撒方法的研究,并分析了近期4个不同地区吸湿性作业试验结果:南非和墨西哥试验试图引入吸湿性凝结核,增宽云滴谱,加速凝结过程;泰国和印度试验试图引入活跃的凝结核,跳跃性地开启碰并过程。两类试验均促进云滴早期发展,产生比自然状态下更多的降水。此外通过暖云借化试剂在云室中催化湿空气的试验,来初步评估吸湿性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The impact of aerosols on the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depends on the water uptake ability of particles; namely, hygroscopic growth and acti- vation into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The size-resolved activation ratios (SRAR), characterizing the fraction of aerosol particles that act as CCN at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supersaturations, can be measur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s (DMA) and particle counters. DMA-based measurements are in- fluenced by the multiply charged particles and the quasi-mono-dispersed particles (effect of DMA transfer function) selected for each prescribed particle size. A theoretical study, assuming different particl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s and hygroscopicity of aerosols, i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DMA transfer function and multiple charging on the measured SRAR and the derived hygroscopic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w SRAR can be significantly skewed and hygroscopicity may be highly biased from the true value if the data are not corrected. The effect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depends on the sample to sheath flow ratio. Multiply charged particles, however, can lead to large biases of the SRAR. 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at the inversion algo- rithm, which is used to correct the effects of the DMA transfer function and multiple charging, is necessary for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SRAR.  相似文献   
13.
气溶胶对环境、气象和人体健康都有较大影响,这些影响与气溶胶理化特性(粒子尺度谱、化学组分、混合状态等)密切相关。为了深入研究气溶胶的环境和气候效应,发展了一套气溶胶在线综合观测系统。本文介绍了利用该系统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超大城市开展的综合观测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广州气溶胶数浓度最高,其粒子尺度谱分布特征与北京特征相似,均以核模态为主,上海气溶胶数浓度则整体较低。对比三个超大城市的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NPF)特征发现,北京NPF的发生频率低于广州,主要由于北京地区大气中大粒径气溶胶更多,较高的碰并汇抑制了NPF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观测期间北京和上海站点气溶胶的吸湿性强于广州,人为一次性排放气溶胶吸湿性较弱。气溶胶吸湿性日变化特征与人为活动、气溶胶老化程度密切相关。此外,三个超大城市中气溶胶光吸收系数的日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别,北京站点的气溶胶吸收系数呈现白天高、夜间低的特点,而广州站点气溶胶的吸收系数呈现相反的日变化趋势,这可能是由观测站周边的环境差异及大气边界层的变化特征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年来吸湿性催化的一些最新理论、新催化剂研制和播撒方法的研究,并分析了近期4个不同地区吸湿性作业试验结果:南非和墨西哥试验试图引入吸湿性凝结核,增宽云滴谱,加速凝结过程;泰国和印度试验试图引入活跃的凝结核,跳跃性地开启碰并过程.两类试验均促进云滴早期发展,产生比自然状态下更多的降水.此外通过暖云催化试剂在云室中催化湿空气的试验,来初步评估吸湿性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海洋多糖保湿乳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海洋糖类物质在化妆品中的保湿作用,分别在相对湿度为81%,43%和干燥的硅胶环境下对壳寡糖、壳聚糖季铵盐、羧甲基壳聚糖、卡拉胶寡糖、鲨鱼软骨素等几种海洋糖类物质和透明质酸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以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壳聚糖的保湿性能最好。通过对6种聚糖的两两复配实验,筛选出卡拉胶寡糖、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3种聚糖与其它多糖复配效果较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配比试验得出了3种聚糖的最佳复合配方比为卡拉胶寡糖∶羧甲基壳聚糖∶透明质酸=1∶2∶2。将该复合多糖制备成的保湿乳剂与已知产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保湿乳剂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另外,本文还在相对湿度43%条件下考察了Ca2 ,Mg2 ,Zn2 对该复合多糖保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金属离子对多糖的保湿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几种消暖云(雾)催化剂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伟民  卢伟 《气象科学》2000,20(4):478-486
本文选取了十一种吸湿性物质,对它们的吸湿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其中一些吸湿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开展了云室消雾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吸湿能力及其随相对湿度变化的分布有较大的区别,其饱和状态下的平衡增长率也有较大差异,水泥类物质中,矿渣水泥及普通425^#K水泥的吸湿特性与氯化钠类似,氯化钠、氯化铵及矿潭水泥的云室消雾效果较好,但其作用机理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