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测绘学   431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787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重大工程地震预警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强震仪的功能大大加强,数字强震仪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预警能够实现,本文介绍了地震预警的传统方法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震预警理论和方法,以日本的UrEDAS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P波单台定位,定震级的方法,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2.
对一大型老旧工业厂房,在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进行抗震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进行了可靠性评定,提出抗震性能鉴定结果和建议,供同类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83.
通过对辽吉朝古元古代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分析,尤其对褶皱带南带内发育的典型构造组合及相应出现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系统构造分析,提出岩浆核杂岩是古元古代褶皱带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构造型式.岩浆核杂岩主要由3种成分、性质、特点及变质演化不同的构造单元构成,即核部岩浆杂岩、外部的滑覆体壳及其间的幔部顺层韧性剪切带.岩浆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揭示出它们形成于褶皱带早期阶段演化的伸展作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984.
介绍施工测量中控制点间不通视情况下的快速设站方法。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地形、地籍测量。  相似文献   
985.
GPS变形监测信息的单历元解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高精度GPS变形监测的特点,建立了按历元解算监测点变形量的基本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变形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计算分析,对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86.
给出了一种适合单频GPS接收机的快速模糊度解算方法,利用白噪声技术提高了浮点解的精度,以基于零空间约束的累积残差和伪性能指标的比例检验法为主要的搜索策略,加速弃伪存真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能快速、稳定的解算初始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987.
单历元解算GPS变形监测信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高精度GPS变形监测的特点,建立了按历元解算监测点变形量的基本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变形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计算分析,对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88.
张集煤矿13-1煤层甲烷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南煤田张集煤矿13-1煤层为例,对甲烷含量进行了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逐步回归模型不仅符合瓦斯地质理论,而且比单因素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从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9.
甘肃台网近震计算机定位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000多次地震的反复运算,得出甘肃及西部地区近震定位仍采用单层地壳模型为佳。各种地震波的速度分别是VPn=8.17,VSn=4.62,VPg=VPm=6.12,VSg=VLg1=VSm=3.56,VLg2=3.28(单位为km/s)。通过对计算方法多次改进,各种震相均可独立参加定位。该方法已经过近万次地震的检验,网内地震只要有3个台的震相数据就可定位,要是台站包围的比较好,有无初至波或后续震相定位偏差相互一般不超过4km。网缘与网外地震最好尽可能多使用各种震相数据。只要有5个台以上的震相数据,网外地震定位(5°~10°)与邻省或中国地震局的定位结果偏差一般不超过30km,最大偏差也不超过50km。  相似文献   
990.
传递矩阵法分析层状地基中桩的扭转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胜立  寿汉平 《岩土力学》2004,25(Z2):178-180
研究了扭矩作用下单桩的扭转变形.采用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方法,求解了成层土在内部环形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解;利用此基本解并考虑桩土位移协调条件,提出了层状地基中单桩扭转变形分析的解析方法;并按此理论方法对匀质地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与已有经典解答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