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5篇
  免费   2227篇
  国内免费   2644篇
测绘学   1137篇
大气科学   4316篇
地球物理   2317篇
地质学   3208篇
海洋学   2192篇
天文学   180篇
综合类   871篇
自然地理   2705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388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全方位的国家创新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要达此目的.必然涉及到广大农村基础工程和公共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固体矿山、油气水能源及交通工程等时地质环境的广泛利用,也就必然广泛地影响地质环境的自然演化进程.使地质环境变化的范围、方式和强度呈现出新的态势.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为避免和减轻负面的风险,就必须创新观念。从人类与地质环境和谐共存的愿望出发,变单纯地保护地质环境和被动地防治地质灾害为持续利用地质环境和主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92.
综合分析了西藏阿里札达盆地早更新世早期的多种与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质记录,结果表明该区早更新世早期的沉积可划分为3种不同的沉积相和4个岩性段;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2.68-2.45Ma。为冲洪积相沉积。冻融褶皱开始出现,植被以乔木为主,主要为松、藜、蒿,属山地寒温气候;(2)2.45-2.11Ma,为冲洪积相,地层中冻融褶皱多呈扭曲状,草本植物迅速上升,显示出灌木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变得凉爽干燥;(3)2.11-1.49Ma,沉积相为冲洪积相-冰缘沉积相,以冰缘沉积相为主,冻融褶皱层开始增多,出现了喜凉的介形类化石。草本植物数量和种类达到最大,灌木也相对增加,显示气候进一步趋于干旱;(4)1.49-1.36Ma,为冰湖沉积相。地层中普遍出现冻融褶皱,喜凉的介形类化石丰度很高,草本植物有小幅下降,但蕨类植物增加幅度较大,显示了干冷草原气候特征。气候干旱寒冷。  相似文献   
993.
INTRODUCTIONFresh water lakes are one of the planet’s mosti mportant freshwater resources.They support life invarious forms,develop tourism and provide unique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It is also a good source ofthe provision of drinking-water for local communi-ties.Studies on trace elements in rivers,lakes,andsedi ments(Zhou et al.,2004;Gray et al.,2000;Grosheva et al.,2000;Klavins et al.,2000;Aucoinet al.,1999;Bortoli et al.,1998;Elbaz-Poulichet etal.,1996;Johansson et al.,1995;F r…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下伏多年冻土地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埋设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中两个断面内的共8个地温测试孔3年来的地温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铁路路基下伏高原多年冻土融化特征,分析了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规律以及填筑铁路路基施工对下伏多年冻土赋存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填筑路基时赋存在路基填料内的热量的影响,铁路路基下伏多年冻土近地表的地温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的多年冻土的地温变化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且向阳面与被阴面差别较大。多年冻土的上限在施工初期会有一个明显的下移沉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残存在路基中的热量逐渐消散,多年冻土上限下降会逐渐稳定。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和路基边坡形状及融化夹层的影响,多年冻土上限会逐渐稳定,但不会在短时期内上升到天然地面下多年冻土的上限水平。  相似文献   
995.
A new East Asian subtropical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index is defined, where the barotropic and baroclinic components of circulation are included.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ndex can well indicat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China. A strong monsoon is characterized by more rainfall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northern China, less rainfall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more rainfall in south and southeast China, in association with higher temperature in most areas of China. Furthermore,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index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other monsoon indexes in representing climate anomal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商丘1961-2000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商丘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商丘年、季和月蒸发量均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主要有风速、日照、相对湿度、水汽压等.  相似文献   
997.
利用20052006年许昌市逐日供电量和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供电量和这些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为影响本地用电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特别是夏季用电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济源地区1994—2003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济源地区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温度和雾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对商丘国家观象台1954--2005年月报表中挑取的符合暴雨日条件的142个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商丘暴雨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频发于7、8月份;暴雨日年平均2.73个;日暴雨量最大(193.3mm)不超过200mm;最长连续暴雨日数不超过2日;连续暴雨日降水量累计(223.9mm)不超过250mm;1h最大降水量不超过70mm。暴雨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日出现较晚,60--90年代的暴雨日数递减,90年代后有增加趋势;大暴雨日数自60年代起有逐步增加趋势。暴雨日对月、年降水量有显著贡献,4—9月暴雨日对月降水量的贡献很大,且从4月到7月暴雨目的贡献呈递增趋势。一年内暴雨日出现5次时,当年的年雨量为偏多年份。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太阳位置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计算给出了全省气象观测台站的日出、日落方向的太阳方位角变化结果以及每个台站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