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84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21.
通过研究无烟煤层中泥岩夹矸的岩石矿物学特征,探讨其主要成分高岭石发生转化的主要方向及影响因素。对晋城矿区实地观测,并采集一定量的标本,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差热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等研究,发现无烟煤层泥岩夹矸中高岭石主要向伊利石转化,并有伊利石-蒙脱石(I/M)混层矿物及蒙脱石出现。煤的变质程度升高、夹矸矿物转化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变质作用及周围介质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齐齐哈尔风能资源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9~1998年齐齐哈尔市的风资料对风能资源进行计算,分析全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和利用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3.
用完全的散度风(vD)和旋转风(vR)动能收支方程对8116台风和8407台风以及8116台风与其外围暴雨区的关系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区的有效位能通过散度风动能(KD)转换为旋转风动能(KR).台风向区域外部输出动能,在暴雨区上空通过涡度、散度场相互作用的转换机制由KRKD转换,散度风加大触发对流发展产生暴雨,这可能是台风与其外围暴雨联系的一种能量过程。  相似文献   
24.
河南省农业区划办应用农业区划成果,按农业区域类型创建四大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运行五年来,成效十分显著,探索出四大类型区域农业开发模式,开创出农民快速富新路。快速致富原因在于把农业区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科学确定和大力培养主导产业,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5.
热幔柱的启动动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氏力是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原因。在重力分异过程中,随着地球质量不断向地心集中,地球自转动能也不断向地核集中,从而产生圈层分化和差异旋转。  相似文献   
26.
加强成果管理促进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成果管理中取得良好效益的具体做法,首先是严格把好成果鉴定关;次则加强科技成果的管理,提高全方位管理程度;三是注重项目实施的中间管理,对多方合作项目,及时争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四是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成果管理的立足点;五是做好奖励工作,促进科技进步,文末并对当前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7.
“大科学”时代的“小科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科学”时代,“小科学”并没有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相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使“小科学”亦得更为重要。“小科学”也可以以一定的方式“演化”成“大科学”本文中提出了两种模式:逾渗模式和成核模式。  相似文献   
28.
酸性污染物欧拉型输送转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值模式是研究酸性污染及其长距离输送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7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展了许多欧拉型的输送转化模式,我国在欧拉型酸性污染物长距离输送模式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的欧拉酸性污染物输送转化模式,并就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王庭斌 《中国科学D辑》2004,34(2):117-124
中国有5类含煤盆地, 含煤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历次构造事件密切相关, 其中印支运动对中国含煤盆地构造格局、古地理景观的变革尤为重要. 中国含煤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两大发展阶段、3种结构型式和两类沉积环境. 总结中国含煤-含气(油)盆地的地质条件表明: 只有曾长期深埋地腹的煤系地层才有可能成为含煤-含气(油)盆地, 成为中国天然气的主要勘探对象. 在各类含煤-含气(油)盆地中, 以类前陆型煤成气前景最好; 裂(断)陷型煤成气聚集的丰度最高, 最有利于生成煤成油; 克拉通型煤成气丰度偏低, 演化程度偏高. 由以上3种类型含煤盆地为主在中国形成了3个煤成气主要聚集区: 西部区、中部区、近海海域区. 未来勘探煤成气田的重点盆地: 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东海及莺琼盆地.  相似文献   
30.
张抗 《地质通报》2004,23(3):208-213
对板块说应持分析态度,既充分肯定它的创见,又要看到其不足。张文佑倡导的断块说强调地质演化中的陆洋地壳转化,即拉张造洋、挤压造陆。近年来提出的开合说,继承了板块说、断块说和新地槽-地台说的合理内核。笔者认为,断块-开合大地构造说是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思潮。本文概括了其基本观点,强调了开合中的多模式、多旋回和非封闭性、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