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雄县地热田在2009--2010年地热回灌期间开展了示踪试验。示踪试验过程中没有从生产井和观测井群所取水样中检测到示踪剂,但是基于生产井和回灌井之间流动通道的若干假设,对示踪剂回收的浓度及峰值的出现时间进行了模拟预测,对通道的流体流速进行了估计。并且运用水平裂隙介质模型对由于长期地热采暖尾水回灌可能引起的热储冷却进行了预测,为回灌井和生产井的合理井间距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一份最新的调查表明,在地球诞生之初的数百万年里,围绕着地核的熔融物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层,最下面一层的密度几乎是最上层,也就是最接近地面那一层的2倍。研究者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先在金刚石中对玄武岩(火山岩的一种)进行挤压,所需的压强是地球海洋表面大气压的60万倍,或者等同于距地表1 400 km的深层岩石所受到的压强。微小的钻石砧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承受如此大压强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53.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脆性断裂活动的时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西隆起区、沂沭断裂带不同性质断裂构造解析,并对其构造带及构造带两侧未变形地层进行野外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的实例总结,认为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测年技术,辅助以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冷却史模拟分析,可以直接对地质体不同性质断裂活动的时间进行约束.鉴于磷灰石裂变径迹对低温特殊的敏感性与反映温度区间的局限性,利用该方法约束断裂时限时,需注意包括野外采样等多个环节,需要结合大量的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必要时要辅助以其他同位素测年手段进行综合约束,以获得断裂活动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54.
利用耦合单层城市冠层模型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UCM,选取8组不同反照率和绿化比例的屋顶冷却方案进行敏感性试验,模拟研究不同冷却屋顶方案对长三角城市群2013年夏季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冷却屋顶方案对城市群热环境的缓解效果与屋顶参数之间呈很强的线性关系.高温热浪天气下,H R 4(反照率为...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7~5.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目前利用激光来冷却和囚禁中性原子的技术已取得激动人心的进展。通过使用廉价的二极管激光器和蒸汽室收集器,有效地降低了囚禁原子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在零点几μK温度下,可得到1011个原子/cm3的原子密度。本文介绍了有关激光冷却与囚禁技术,讨论了其现实应用:频率标准一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前利用激光来冷却和困禁中性原子的技术已取得激动人心的进展,通过使用廉价的二极管激光器和蒸汽室收集器,有效地降低了困禁原子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在零点的μN温度下,可得到10^11个原子/cm^3的原子密度,本文介绍了有关激光冷却与困禁技术,讨论了其现实应用,频率标准→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58.
用微束矿物学和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技术,并结合人工高压实验结果,研究了我国随州陨石冲击熔脉中的白磷钙石高压相变形成涂氏磷钙石的必要条件,并对寺巷口陨石冲击熔脉中的白磷钙石虽与林伍德石、镁铁榴石和玲根石等高压矿物共生,但仅表现为结构损伤而未相变成涂氏磷钙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发现,随州陨石中白磷钙石或氯磷灰石的存在是涂氏磷钙石得以形成的物质前提,陨石熔脉中高达24 GPa和2000℃以上的高压高温环境是涂氏磷钙石能够形成的条件保障,而压力释放后熔脉极快的冷却速率是涂氏磷钙石得以淬火并稳定保存的关键.研究还查明,寺巷口陨石冲击熔脉比随州陨石的熔脉要宽1至2个量级,其冷却速率比随州陨石慢得多,因此,熔脉中早先形成的涂氏磷钙石,可能在脉内较高的冲击后温度影响下,慢慢退变质成白磷钙矿.  相似文献   
59.
喀喇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西部的一条大型右旋走滑断裂带,它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侧重要的地质边界.本文在岩石学、变形构造的研究基础上,对喀喇昆仑断裂带东南段阿伊拉日居山-噶尔盆地地区的喀喇昆仑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岩石的同构造矿物进行了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微构造研究表明,剪切带中的矿物记录了从高温(>600℃)到低温(<250℃)条件下的连续变形,表现为近水平的右旋剪切运动转变成斜向的右旋正滑,使绿片岩相的变形作用叠加在中-高温变形之上.暗示出走滑过程中存在隆升作用,热年代学结果显示其连续剪切变形作用从早中新世以来至少持续到4Ma,并且出现三个快速冷却阶段:第一个快速冷却阶段为从25~22Ma到21~18Ma期间,可能代表的是浅部高温剪切过程中变形局部停止或减慢的过程;第二个快速冷却时期为从15Ma到12~10Ma,是喀喇昆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阿伊拉日居山的快速隆升、噶尔盆地开始形成以及主要河流深切过程阶段;9Ma以来是第三个快速冷却过程,使阿伊拉日居山脉进一步快速隆升、噶尔盆地定形过程.根据不同年代地表地貌特征的右旋错位距离以及不同层次变形特征,估算出喀喇昆仑断裂带长期滑移速率为8~10mm/a,伴随的隆升速率为1mm/a.从显微构造和热年代学证据表明,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经历了强烈的右旋走滑运动的同时伴随强烈的隆升作用.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 (MDD)模拟及年龄测定 ,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 ,30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 (7.5~ 9.4°C Ma) ,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 ,是该地区的抬升作用的结果。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