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466篇
测绘学   206篇
大气科学   2020篇
地球物理   305篇
地质学   535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国际地震动态》2007,(2):18-18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研究院的尼尔森博士(Dr.Stefan Nielsen)和那波利大学物理系科学家合作,通过对1976-1999年期间发生在欧洲的震级在4~7.4的207个地震数据研究分析后发现,地震仪记录的震前异常数据经过低通滤波后,其第1s内的最大值经过一个数学模型转换后与其后十几秒后记录到的大震震级呈线性相关,因此该发现可以作为地震早期预警的信号。2006年12月15日美国《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该杂志的编辑认为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并把该成果向世界各大媒体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2.
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濮阳、三门峡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及云图、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濮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明显特征为弓形带状回波,对应径向速度上为一条明显的辐合线,强降水回波带和此中尺度辐合线位置吻合;三门峡新一代天气雷达显示,洛宁冰雹的组合反射率达65dBz,回波顶高达14~17 km,垂直液态含水量达55~65 kg·m-2,径向速度产品显示有中尺度气旋,以上特征早于降雹30 min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993.
杨柳  李明华 《广东气象》2007,29(4):33-35
对2006年6月15日惠州市发生的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了该次暴雨局地性强,属中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风暴下发生的强降水,大尺度天气系统上不易分析出来,低空急流是其主要成因;探讨了早晨值班预报员如何利用天气资料进行订正预报,并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做好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和服务工作;类比分析了另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对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都市霾与雾的区分及粤港澳的灰霾天气观测预报预警标准   总被引:17,自引:16,他引:17  
都市霾与雾的区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通常在平面时已达到饱和的水汽压,对相当于球面的云雾滴来讲就是未饱和的,云雾滴就会蒸发;在水汽条件不变时,云雾滴由于蒸发而变小,导致它的平衡水汽压升高,就更易蒸发掉。在不饱和大气中小于数μm的云雾滴必然蒸发,而且伴随着蒸发云雾滴尺度会进一步变小,导致曲率越来越大,蒸发速率越来越快。过去错误认为凝结核可以在低相对湿度(RH)情况下产生凝结生成雾滴的观点,是忽视了粒子曲率作用的结果,将实验室大颗粒(常常达mm量级)的吸湿性特征,延用至次μm粒子造成的。降温是达到饱和形成雾滴的重要物理过程,云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可见标志。在云雾中必然存在凝结或凝华过程,因而必然伴随着潜热释放,这就使云雾内的温度高于环境,在云雾内必然盛行微弱的上升气流,不可能是下沉气流,这些宏观过程在霾层内是不存在的,因而成为识别雾与霾的重要的宏观动力条件。在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时,在排除降水、吹雪、雪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等视程障碍现象的情况下,通过调试RH,使雾与轻雾反映自然的年际与年代际气候波动,而霾反映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其限值大体在90%左右,与美国和英国在讨论霾影响能见度(vis)的长期变化趋势中使用的限值RH<90%相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增加的霾日,绝大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气溶胶细粒子污染造成的。依据上述结果和以前的研究,给出了霾与雾区分的概念模型、霾与雾观测的标准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的标准,并介绍了相关的业务产品。  相似文献   
995.
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20,他引:2  
介绍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台的建设背景、系统平台的构成、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预警台的特点和应用。研究突发灾害预警台集成化,通过采用无线广域广播系统和预警电话机组建突发灾害预警台,使无线广域广播系统既可发送中文信息,也可发送语音信息,并能有效地解决同频干扰,实现同频接力发送,保证中文信息和语音信息快速、准确、可靠地广播和接收。  相似文献   
996.
GIS在广西山洪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介绍了使用GIS技术结合精细化降水预报数据和广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成果中的山洪易发区划和山洪临界雨量区划数据,利用空间数据叠置分析的方法,计算山洪灾害预警区并查询预警区社会经济信息;介绍叠加广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制作山洪灾害预警专题图的方法。山洪灾害预警专题图为防汛部门进行山洪灾害的预警提供实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7.
冰雹云提前识别及预警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雷达强回波45 dBZ高度和降雹日08时月平均零度层高度,对1991-2003年宝鸡雷达站观测的165 d 231块对流云数值拟合,得出了识别冰雹云的指标:处于发展中的对流云,雷达强回波45 dBZ高度大于或等于多年降雹日08时零度层月平均值的2.9 km,将有冰雹酝酿形成.对降雹造成灾害的雷达回波分析表明:雷达强回波的45 dBZ平均底部越高、提前识别的时间越长,顶部越高距离降雹时间越短,冰雹的形成是雷达强回波从云体的中部开始向上下扩展而成.该识别冰雹云方法对单体降雹平均提前识别12 min,而对超级单体平均提前识别18 min,对多单体、飑线中超级单体的降雹具有提前预警的作用,平均提前预警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998.
毛燕军 《浙江气象》2007,28(1):47-48
浙江省2006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9月上旬受严重“秋季低温”影响;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全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严重偏少,出现“全省性严重干旱”;季内有冰雹及台风“珊珊”影响,但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999.
贵州一次强冰雹过程降雹单体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遵义CINRAD-CD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及其生成产品,结合灾情实况对2005年贵州中西部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这次过程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降雹特征,其中持续15min以上的弱回波区、长丁状回波、>50dBz的回波主体形成钩状回波、主体回波具有前侧或后侧V形槽口中1个以上特征就可以发布降大雹的预警。2个体扫以上连续出现深厚的中气旋特征,即可判定对流风暴是超级单体风暴,因此利用风暴相对速度图能快速分析风暴单体是否是超级单体;HI产品对冰雹的预警具有指示作用,但算法参数值的本地化还需要做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应冬梅  许爱华  黄祖辉 《气象》2007,33(3):48-53
为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和预警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作用,制作出精细化的临近和短时预报,选取了江西8次典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从7个方面对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水两类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冰雹、雷雨大风过程45~55dBz强回波平均高度为12.4km,达到或超过-25℃层的高度,比短时强降水回波高5.6km。弱回波区(wER)或有界弱回波区(BwER)、三体散射长钉、持续高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中气旋、下湿上干或强风垂直切变特征等都是冰雹天气的典型特征。而相对平均径向速度图上“S”型暖平流及表现强低空急流的“牛眼”、深厚的湿度层等,则是短时强降水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为两类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提供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