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 2000年辽宁作物生长季的气候条件。对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作物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评价 :生长季内春季水热条件较好 ,对春播生产有利 ,作物生长良好 ;夏季降水量持续偏少 ,气温持续偏高 ,雨热同步性较差。大部分地区作物遭受历史罕见旱灾。  相似文献   
32.
黑龙江省县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是根据县级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的需要而建立的。系统具有各县自然情况、农事活动、病虫害、作物发育期气象条件、作物需水量、作物生育期温度指标、品种热量指标等七大功能模块,可以对农业生产各时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灾情评估、给出对策建议等。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各气象台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3.
傅信玉 《山东气象》2001,21(2):23-24,28
应用作物需水量公式计算临沂市的主要作物需水量,然后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主要作物种植面积进行规划决策,使其灌水量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可作为农业生产规划最佳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河北省未来耕地养育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方法,测算了河北省未来时期作物潜力总产,预测了人口数量,计算了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营养水平下2005年和2020年的耕地人口养育量,用耕地养育力指数揭示了人口养育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市的区域差异,提出了提高耕地养育力,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农业生态的化学元素分类及其与作物优质高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昭华 《湖南地质》2001,20(4):277-283
利用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将103个化学元素分成对作物生长发育、增产起显著作用、起一定作用、起有害作用和起未知作用4个农业生态元素类型,进而论述了它们与作物优质高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气象咨询服务系统内蒙古自治区改造中低产田的综合农业气象工程研究”课题组引言为了更方便迅速地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决策和生产部门提供各类农业气象服务信息,我们在综合了我区中低产田改造中存在的农业气象问题及相应对策后,设计了本服务系统。用...  相似文献   
37.
积温与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80年代初对积温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当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10℃积温)较常年步200℃或以上时,全省粮食产量将下降8%。积温,尤其是10C积温,是辽宁省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中的主要指标,是表征辽宁省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重要特征量。因此,分析研究10℃积温的时空变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全省热量分布和变动情况,而且对于作物及其品种的合理布局、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均有直接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8.
作物和土壤旱情的温差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邯郸地区的观测资料,建立了小麦、玉米和棉花地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和14时冠气温差(Tc-Ta)的作物旱情温差模型RW=a+b(Tc-Ta)_(14)和裸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和14时土气温差(Ts—Ta)的土壤旱情温差模型RW=a′+b′(Ts-Ta)_(14)。经检验,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0%,适于灌溉管理和大面积监测旱情之用,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本文还提出了冠层温度的覆盖度校正方法和进行旱涝等级划分的温差指标。  相似文献   
39.
在分析了近10年作物生长季温度、无霜冻期、≥0℃和≥10℃积温及其持续日数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些变化对新疆农业生产可能引起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旱情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昕奕  刘继韩 《地理科学》1999,19(2):181-185
黄淮海平原降水较少且年际、季际变化大,因此水分供应状况成为该区作物,特别是以冬春季为主要生育期的冬小麦的主限制因素。鉴于作物实际蒸散量与潜在蒸散量关系依赖于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水分的事实,提出反映作物缺水状况的干旱指标———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计算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间的CWSI,并分析其在自然降水条件及适量灌溉条件下的时空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