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9篇
  免费   808篇
  国内免费   825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1425篇
地球物理   545篇
地质学   1777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周毅 《贵州气象》2002,26(4):22-24
在分析冬半年盆地低层回流倒槽的流场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流场特征下涡度、散度的配置及与重庆市天气现象的关系。从所选资料分析在流场图上,发现有一共同的特征:东风回流到四川盆地时,常形成一氧旋性涡旋。在有这种形势出现时,重庆市大部出现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本文着重从动力角度着手,分析了这一气旋性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2.
舞阳、襄城盐湖盆地未熟-低熟油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舞阳、襄城凹陷下第三生活费为膏、盐岩相盐湖沉积。半咸水-咸水湖相、盐湖相是形成未熟-低熟油的良好环境,沉积旋回中期断坳式沉积形成了主要油源层系,其高丰度未熟烃类推岩体是形成未熟-低熟油藏的物质基础,中-高孔、中-高渗碎屑岩层构成了未熟-低熟油藏的重要储集层,并发育了较好的生储盖组合,这些有利条件为舞阳、襄城凹陷形成未熟-低熟油藏提供了重要保证。指出凹陷陡坡带为背斜、断鼻型油藏分布区,还可能有混合型油藏;中部洼陷带为岩性油藏、裂隙型油藏发育区;斜坡带主要发育断鼻型油藏。  相似文献   
7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和论证我国西南某水电站拱肩槽高边坡的稳定性。重点对左岸拱肩槽边坡在自然状态下和施工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后的应力、应变场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并据此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甚低频电磁法寻找地下水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姬广柱  周强  侯国强 《地下水》2002,24(1):42-42,49
使用甚低频电磁法找水,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率高。这种方法不受地形限制,机动性强,寻找地下隐伏构造,反映明显,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5.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建渝  田波等 《地球科学》2002,27(4):435-440
孤南洼陷具有丰富的低熟油资源,低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以高伽玛蜡烷含量,植烷优势,低成熟度为特征。下第三系沙一段是低熟油的源岩,其岩性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油泥岩,低熟油在平面上环生烃洼陷分布,剖面上层位集中在沙二-沙一段,断层控制了低熟油的运移距离和聚集层位,低熟油的成藏模式有3种,即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自源断层垂向运聚成茂混合运取成藏模式。孤南洼陷低熟油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侧向充注入岩性-断块圈闭为主,形成单源油藏。在断藏带原油是以垂向运移及垂向充注断块圈闭为主,形成混源油藏。  相似文献   
76.
八面河地区原油、烃源岩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对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31个分别形成于还原性咸化水体和淡水环境的页岩和泥岩样、20个油样中甾类化合物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原油中的甾类化合物异常丰富,主要包括C27-29规则甾烷、C28-30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以及芳香甾类;不同层段烃源岩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各具特色,发育于牛庄洼陷南斜坡咸化水体的富藻类沙四段页岩富含4-甲基甾烷及甲藻甾烷,形成于淡水环境的沙三段泥岩中甲藻甾烷不太发育。烃源岩、原油中规则甾烷的分布型式明显有别于甲基甾烷,指示两类化合物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藻类属种。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古环境、生物先质种类及热成熟度等多种因素。不同层段甾类化合物的特征性分布使其成为该区油源岩确认的关键指标。结果还表明,甲基甾烷在油源岩识别中比规则甾烷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依据甾类化合物,可判断埋深超过2700m的Es4烃源岩与原油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发育于牛洼洼陷南斜坡的未熟-低熟特殊烃源岩-富藻类页岩与原油没有可比性,该结论是对近期油源调查结果的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77.
低聚合羟基铁离子-蒙脱石复合体吸附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姜浩  廖立兵  王素萍 《地球化学》2002,31(6):593-601
将提纯的钙蒙脱石与羟基铁离子溶液作用,制备了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分析等手段。对蒙脱石原样,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和相同条件下制备的铁的含水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在实际土壤的酸度(pH=4-7)和温度(18-40℃)条件下,进行了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吸附有害元素砷的实验,探讨了复合体的砷吸附能力与pH值,温度,吸附时间,砷初始浓度,离子强度间的关系,并与蒙脱石和铁的含水氧化物的砷吸附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砷具有明显的亲合力,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吸附砷的过程有可能是地表岩石和土壤中重要的地球化学过程,是影响砷地地表,特别是土壤中迁移,富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
李令君 《岩土工程师》2002,14(1):17-21,40
振动切槽建造连续防渗墙工艺,是利用大功率振动器的振动力将振管连同其下端的切刀头强行挤入地层,在挤入和提升的同时,将造墙浆液从切刀底部喷出,形成浆槽。后续施工利用切头副刀在相邻已建成的浆槽内振动搅拌和异向,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防渗墙。  相似文献   
79.
TBM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区内主要含气层系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一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根据岩心分析结果统计,该地区属中一低孔、低一特征渗地层。在充分研究该地区最新测试分析等资料基础上,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油藏地质特性与测井响应特征的映射关系,确定测井储层参数转换模型,划分渗透性地层,计算反映储集层基本特性的地质参数;并以测井解释成果为基础,以试气证实的气层、水层及干层为标准,建立气层、水层及干层的测井模式,制作测井参数图版,采用地质、测井、气测相结合的方式,逐层逐井对未试气的储层重新进行气层、水层及干层判识。  相似文献   
80.
低电阻率油气层物理参数变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淡水环境下富含粘土矿物、细颗粒砂岩低电阻率油气层. 分析了粘土的附加导电性,认为粘土质量百分数高且富含伊利石和蒙脱石的地层中,若地层水质量浓度小于15g/L等效NaCl盐溶液时,粘土的附加导电性是造成油气层电阻率低的首要原因. 同时分析了细颗粒、粘土质量百分数不高的储层,高的毛细管压力使束缚水饱和度很高,同样能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 储层中粘土质量百分数的多少对储层岩石电性特征(I-Sw曲线形态)有重要影响,可用于指导测井资料解释模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