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伊春市位于我省东北部,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伊春市地形高差小、地质灾害规模较小。但随着各种极端天气、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逐渐增强,伊春市的地质灾害的危害也日益增大,严重制约了伊春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黑龙江省五道岭地区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道岭钼矿床是伊春—延寿成矿带上最南部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次工作通过调研矿床寄主岩石边缘的花岗斑岩发现,花岗斑岩与赋矿正长花岗岩不仅形成时代一致,还存在岩石地球化学的相似性: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代学显示其形成时代为(194.1±2.0)Ma,寄主岩石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193.9±1.3)Ma;花岗斑岩为I型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岩石类型,更趋近于A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属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且两者均为高Si、富K-Na、富Al的高钾钙碱性-弱碱性、准铝-过铝质的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特点,两者微量和稀土元素分布趋势一致,显示它们可能是同源岩浆的产物。花岗斑岩的初始Sr比值~(87)Sr/~(86)Sr为0.723 123,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五道岭花岗质岩体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后期的伸展环境,矽卡岩型钼矿床的成矿作用或许与花岗斑岩的侵入密切相关,暗示区域上存在这期花岗斑岩成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伊春地区晚奥陶世花岗质岩石中闪长质包体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黑龙江省伊春地区笑山河林场一带,发育一套成分演化序列的晚奥陶世花岗岩体,通过系统的1:5万区调工作,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建立了北影林场序列的谱系填图单位。其笑山河单元细中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普遍发育闪长质包体,多呈大小不等的椭圆状分布于岩体边部。经对花岗质岩石和闪长质包体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的详细研究发现,二者在成因上具联系性,演化上具亲缘性,闪长质包体是不混溶包体,是长英质岩浆发生融离不混溶作用时自身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文章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首次确定了伊春火成岩带内的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伊春火成岩带早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限,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金云母40Ar_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二股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81.0±4.2)Ma。伊春火成岩带内早中生代金属成矿作用分为:早期(200~181 Ma)与二长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_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晚期(178~175 Ma)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作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类侵入岩(如二长花岗岩)与铅山组碳酸盐岩接触部位是伊春火成岩带内矽卡岩型_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5.
高纬地区罕见的MCC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16日夜间在黑龙江省中北部的黑河、伊春、齐齐哈尔等地出现了罕见的MCC,产生了雷暴、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利用FY-2卫星云图和相关资料,对本次MCC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本地非MCC强降水天气、其他地区MCC进行对比分析,为高纬度地区预报这类灾害性天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伊春前进地区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前进地区地处伊春延寿成矿带中部,区内Mo、Cu、Pb、Zn、Ag等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且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研究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酸性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上以富铝钾、贫镁铁,且经历了较大的分离结晶作用为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富集,有明显的负铕异常。研究表明,前进地区岩浆岩为造山后阶段岩石圈伸展体制下导致地壳碱性至高钾钙碱性地壳岩石重熔的产物。通过对研究区岩浆岩成因、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的讨论,确认该区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活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27.
一、伊春林区土地资源特点 伊春市是一座以林为主,分布比较松散的卫星城市,除嘉荫县、铁力市及汤旺河沿岸有少量冲积平原外,绝大部分属小兴安岭山地。地势西低东高,南低北高,小兴安岭主脉在中部偏北地区。海拔平均高度400米左右。南部地势较陡,中部较缓,北部较平坦。最高山是位于桃山林业局施业区的平顶山(白石砬子山),海拔1429米。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28.
一、包体的形态及分布 暗色闪长质包体发育在一套不等粒似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寄包体形态复杂,类型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球状、椭圆状、浑圆状、透镜状、纺锤状、扁豆状、长条状、三角状及不规则状形态等。多常见浑圆状、透镜状,显示出明显的塑性流变特点。包体的大小变化较大,长轴直径多几十厘米,大者达几十米,小者长轴直径仅至数毫米。  相似文献   
29.
篆刻     
处神州北疆,居兴安腹地,享“中国林都”、“红松故乡”、“恐龙之乡”美誉,成“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地貌,着“祖母绿”主色,是为伊春。  相似文献   
30.
黑龙江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碱长花岗岩的岩石学和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大多含有高温自形或锥形石英、副矿物萤石和文象结构、晶洞构造等;岩石化学特征上具有高硅、富碱和低钙镁、偏铝质-过铝质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的、缓向右倾斜而重稀土元素较为平坦、铕亏损的海鸥型,富集高场强元素(HFS)Zr和Ga,亏损Ba、Sr、Eu等;岩石中的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750~950℃,具有高温岩浆浅成被动就位的特征.岩石富SiO2、K2O、Al2O3,δ18O值为5.1‰~10.3‰,属正常略偏低δ18O值花岗岩类;ISr值较高、εNd值较低,暗示了其源区物质来源主要与古老下地壳变质基底物质有关,并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综合这些特征,首次提出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碱长花岗岩属于铝质A2型花岗岩,这说明此后该地区进入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之后大陆碰撞后跨塌、伸展动力学体制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