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质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城区与郊区不同地形地貌下云地闪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磊  潘解祥 《气象科技》2009,37(6):729-733
利用上海3台SAFIR3000闪电定位仪的测量数据、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统计方法对上海地区云地闪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受地形地貌及高大建筑的影响,上海地区的云地闪分布规律是南北多,东西少,城区多,郊区少;②在郊区发生的云地闪密度虽然低于城区,但是其雷电流的平均强度要高于城区;③上海地区14:00-21:00是云地闪发生最为频繁的时间段。雷暴日是用于表征某地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并据此进行风险评估及确定雷电防护等级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此参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用"闪电密度"或者"地闪密度"代替雷暴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06年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网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从闪电的日变化、密度、分布、极性等方面研究了黑龙江地区的雷电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闪中负闪占绝大多数;闪电的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闪电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哈尔滨、伊春、鹤岗等城市的市区应该加强人工防雷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8-2016年青海省云地闪监测网资料,分析了云地闪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6年青海高原云地闪次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年正云地闪比例在10.1%~19.8%之间,平均正云地闪比例为15.0%,且春季和秋季明显高于夏季;总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30.3 kA,正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50.1 kA,负云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27.2 kA;负云地闪月平均峰值电流呈现双峰双谷的分布特征,正云地闪月平均峰值电流呈现单峰单谷的特征;正负云地闪电流强度频次分布均呈现正态分布的特征;云地闪电流强度幅值频次累积概率分布服从IEEE Std 1243-1997推荐的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模型;云地闪平均陡度为7.3 kA·us-1,正云地闪平均陡度为7.8 kA·us-1,负云地闪平均陡度为7.2 kA·us-1;云地闪在夏季(6-8月)发生较为频繁,占总闪电的81.0%,其次是秋季(9-11月),占总闪电的13.5%,夏季和秋季云地闪电占全年闪电的94.5%;云地闪的日变化呈现单峰单谷的特征;总云地闪年均最大密度达10.4次·km-2·a-1,正云地闪年均最大密度达2.1次·km-2·a-1,负云地闪年均最大密度达10.3次·km-2·a-1,总云地闪和负云地闪的密度高值区在西宁、大通和湟中一带,正云地闪的密度高值区在玛沁和同德一带。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陕西省地闪活动规律,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地闪资料、卫星闪电资料和地面温度资料分析陕西省地闪分布,并探究与地面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陕西省地闪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北多、中间少的特点。6、7、8月闪电的分布与地面温度有关,从时间轴来看,地面温度越高时,闪电的密度也越高。在空间上,除地形因素等的影响外,高闪电密度地区的地面温度也高于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5.
16.
深圳云地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7-2011年云地闪电定位探测资料和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1953-2011年的观测资料,对深圳云地闪电(简称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和雷暴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雷暴日数近59 a来呈下降趋势,小波分析显示年雷暴日数存在5 a周期和10-15 a的次周期;年内地闪频次特征表现为6月和8月双峰形特征,8月为全年地闪次数最多的月份;雷暴的活跃程度与太阳辐射热力条件密切相关,地闪活动高峰出现在14-18时;深圳地闪密度呈现西北多、东南少,内陆地区多、沿江沿海地区少的分布特征,地形、海陆分布是影响地闪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地闪强度的分析表明,正、负闪月平均强度峰值分别出现在2月和6月,负闪强度低于正闪,正、负闪日强度峰值均未出现在频次峰值时段。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闪电活动及其与强对流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薛秋芳  孟青  葛润生 《气象》1999,25(11):15-19
利用单站闪电定位系统M-LDARS监测1995~1997年夏季北京地区的闪电话动,分析结果表明,闪电频数的日变化与强对流天气发生有一定对应关系,不同类型的天气过程,如冰雹,暴雨发生时,闪电中地闪和云闪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地闪中正,负闪和云闪中正,负闪的比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