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欧洲中小震基岩水平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震与中小震之间的地震动衰减规律有所不同.本文使用了132条欧洲基岩水平向记录研究中小震地震动衰减规律.震级范围在地方震级4~6级,距离在震源距70km以内.本文得到了峰值加速度和5%阻尼比、周期0.04~4.00秒之间的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通过与欧洲和美国西部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分析了在地震活动性不同的地区内,大震与中小震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32.
采用随机能量场的概念,将地震活动能量场看作时间和空间的随机函数场,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的分析方法,研究江苏及邻区自197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中小地震(2.1≤M_L≤4.5)能量场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典型能量场的时间"权重"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前7个典型场的展开精度为0.9244.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能量场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下扬子块体的苏中、苏南地区及南黄海海域的地震背景能量值高于其他地区;从典型场的分布来看,该区域对研究区能量场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前6个主要典型场的时间"权重"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大部分中强震之间在时间上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利用美国西部的中小地震记录对基岩场地条件下的中小地震水平向地震动多阻尼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震级与距离对中小地震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衰减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将GIS技术与中小区域泥石流短临预报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的中小区域短临泥石流滚动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凉山州泥石流无缝隙的滚动预报,预报间隔为1 h,预报时效为3 h。模拟预报结果表明:系统可应用于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35.
采用河北测震台网资料,分析了张家口—渤海地震带2008—2018年1220条ML≥2.0地震的应力降.结果表明,应力降可能与应力有关,并且随震级的增加而出现不同尺度的变化,该区域应力降优势分布为0.70—3.00 MPa.  相似文献   
36.
普查1981—2012年宜昌站中小洪水个例,统计发现宜昌站中小洪水20世纪80年代偏多,90年代明显偏少,2000年以后有所增加,洪水出现时间呈现最早洪水时间逐渐提前而最晚洪水时间则逐渐推迟趋势;长江上游及分流域致洪面雨量呈现同样的周期性变换规律,长江上游中小洪水6—9月占97%,且各月面雨量特点不同,6月自西向东"阶梯"增加,7月分布较均匀,8月和9月面雨量分布则差异较大;长江上游致洪面雨量流域间差异小,但洪水过程强降雨分布及组合方式较复杂,掌握长江上游致洪面雨量分布特征可为三峡水库中小洪水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利用多普勒雷达、NECP再分析、常规观测和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5年6月28—29日西南涡影响下发生在汉中盆地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探究了西南涡的中小尺度系统特征。本次暴雨过程是在850hPa西南涡影响下,伴随700hPa低空急流和对流层顶的高空辐散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强降水区集中在西南涡东北部的佛坪和镇巴两站。雷达强度场上,在西南涡的东北部有超级单体结构发展,对应两个强降水中心,超级单体持续1.5~2h左右,最强回波强度达58dBz。速度场上,超级单体伴随有深厚中气旋,两次暴雨过程中,中气旋分别位于超级单体的西南侧和中心,并在镇巴有带状逆风区存在。分析表明,由西南涡所诱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中包含的超级单体是造成佛坪70.9mm/h和镇巴32.1mm/h强暴雨的直接原因,汉中盆地暴雨的发展与减弱直接受到超级单体风暴强弱的控制。  相似文献   
38.
雷晓云  张丽霞  梁新平 《水文》2008,28(1):43-46
塔城地区独特的地形为西来水汽的输送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了众多中小河流,而中低山带季节性积雪的消融又使河流呈现出春汛汛的特点,使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对塔城地区水资源配置极为不利,开展径流量的预测研究,将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文章以塔城地区乌拉斯台河为例,根据其年径流量(1966-1995年)序列的长期变化特征,利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提供的许多有关神经网络设计、训练以及仿真的函数,实现BP网络对年径流量的预测研究.从模型的检验来看,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预报精度,并且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这种预测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利用“5.21”福建闽北特大暴雨过程中获得大量加密资料,较深入地分析了暴雨过程中、小尺度特征.给出不同尺度、不同物理特性的中小尺度系统(云团)相互作用,生消、发展、组合过程,以及武夷山脉的复杂地形在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显示出在一定环境流场下,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导致出现的天气变化密集的低纬山区形成持续性特大暴雨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