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2篇
  免费   926篇
  国内免费   790篇
测绘学   2239篇
大气科学   2845篇
地球物理   627篇
地质学   2739篇
海洋学   560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1317篇
自然地理   5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606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随着世界原油不断减少,世界常规能源供给形势日益严峻,国际上逐渐把发展非常规能源作为新世纪能源发展的主要议题。煤层气的开发具有热值高、污染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完全可以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世界上很多国家逐渐开始重视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试验,  相似文献   
992.
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将于2010年12月上旬(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为全国同行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展示我国应用地球化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推动中国以至全球矿产资源与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研究中应用地球化学的水平迈向新水平。它重点围绕应用地球化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矿产资源与能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等重大难题的应用开展学术交流。大会的交流议题还将覆盖应用地球化学更广泛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井中激电测井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建西 《西北地质》2010,43(2):190-194
通过在陕南平利某工区ZK301孔及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布极,极距约100m,进行激电测井工作所取得的井中物探测井曲线图,结合工区的岩(矿)石电性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在该井深112~137m及202~215m两阶段均为弱矿化带,主要由黄铁矿化引起,而在井深225~245m及320~330m两阶段均为强矿化带,主要由闪锌矿化引起。由于钻孔的原因未做其他极距的激电测井工作。并对激电测井工作中应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煤炭地质》2010,(10):37-37
<正>——我国95%的煤矿是地下开采,水害是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国家,许多矿井面临底板突水或顶板涌水的威胁,近年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矿井突水事件频繁发生。同  相似文献   
995.
《上海国土资源》2010,(1):F0002-F0002
上海地区的地球物理工作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海量的基础资料,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技术及研究水平在不断地进步,服务能力和服务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996.
西班牙的Cabo de Gata Nijar天然公园提供了某些使其具有重要地质生态和环境意义的独特特征。作为该公园环境和采矿活动(直到十几年前才停下来)产生影响研究的优先步骤,确定了矿山和废物遗弃场地的位置,对岩性作了鉴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了不同的遥感技术来建立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将成为该区地质和环境填图的根据:因为从前的采矿活动牵涉到当地的环境,所以特别注意这些区域。由于具有不同空间/频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日益加大的可用性,因此它们已成为很有用的工具。上述的是SPOT全色和陆地卫星专题成像仪多频图像的情形,它们是地质和环境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基于遥感的两种图像。在为数众多阐述组合遥感图像资料的技术中,本文利用SPOT全色和陆地卫星TM资料研究那些基于亮度一色相一彰度(饱和度)、主要成分分析、高通滤波器和颜色正规化的变换。该研究的目标是:分析和对比一些最常使用的方法;选择最适合用于详细地质.环境研究的方法;将该方法用于Cabo de Gata Nijar地区一国家最具特色的一个天然公园场地。  相似文献   
997.
再分析风场资料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舟山群岛海域可再生能源评估、海洋灾害预防决策以及港口运维和船舶运输等涉海发展领域,然而不同业务机构所提供的再分析数据在舟山近海的性能表现不一,严重阻碍了此类数据的有效应用。基于2018年全年单点浮标观测资料,综合评价了舟山群岛近海面(10 m)风场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误差分析和风玫瑰图等统计工具对6种主流海表风场再分析资料,包括:ECMWF第五代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the 5th genera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ERA5)、NECP第二版全球高分辨率再分析数据(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CFSv2)、美国宇航局物理海洋学分布存档中心的多卫星融合资料(cross-calibrated multi-platform,CCMP)、日本55年再分析数据(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JRA-55)、第二版现代研究与应用回顾性分析数据(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MERRA-2)和ECMWF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再分析数据(the 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在时间变化特征上进行了对比与评估。研究表明:在综合性能方面,ERA5对风场的再现能力最优,其次为JRA-55;在要素可信度方面,ERA5对风速的再现情况相对较优,而CFSv2的风向再现情况较好;风场产品在不同季节的模拟能力有所差异;不同风场产品在不同风速区间的重构能力也有所不同;在全年风向分布方面,各再分析资料都存在显著的东向偏差。研究结果为不同应用场景下风场资料的选取提供评估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舟山群岛近海的高精度长周期风场数据产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评价“海洋二号”卫星(HaiYang-2A, HY-2A)校正微波辐射计(Calibration Microwave Radiometer, CMR)近海水汽产品精度,以中国沿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业务观测站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发布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CMWF Reanalysis 5, ERA5)作为验证数据。首先对选取的GNSS业务观测站数据和CMR水汽含量数据进行时空匹配,两者的观测时间一致、空间范围取为100 km;然后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反演GNSS业务观测站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同时对1 h分辨率的ERA5再分析资料内插计算,得到CMR水汽数据点处的ERA5 PWV;最后以GNSS PWV和ERA5 PWV为参考,分析2015年CMR水汽产品精度和偏差时空分布。结果表明,CMR水汽含量和GNSS PWV、ERA5 PWV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高于0.96,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17 mm和1.58 mm,具有较高的精度;CMR水汽含量相对于GNSS PWV和ERA5 PWV的偏差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CMR水汽含量数据精度随纬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9.
地理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高三单元复习为例,通过NVivo软件对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和鲁教版四个版本的教材在该部分内容的组织结构、案例选取、图像呈现、内容编写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大单元视角下的教材整合和应用策略,为通过教材开展高三地理单元复习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认识极地区域构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回顾和分析南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在南极地区取得的主要成果.归纳出南极地壳结构研究、南极古大陆重建与恢复、南极火山与岩浆作用调查和南极冰架与地质相互作用研究等4方面典型实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为南极地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