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545篇
测绘学   737篇
大气科学   382篇
地球物理   671篇
地质学   640篇
海洋学   1005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350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用褶积滤波处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滞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1993,(4):23-29
本文给出了一种用褶积滤波处理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滞后的新方法。鲁07井水位观测资料用这种方法处理比一般回归方法的平均中误差少4.6mm。文中讨论了褶积滤波积分区间长度与水井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关系及褶积滤波比别尔采夫滤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2.
SPOT5影像严格几何纠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SPOT卫星的成像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对SPOT5卫星影像按共线方程法进行有控制点的几何纠正的方法,经对关中、陕北和陕南三种地形的影像纠正结果进行对比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3.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高精度高分辨率海面高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的海潮模型(NAO99B)更为合理的共线方法和交叠平差技术,有效改善了ERM数据的径向轨道误差和时变海面高的影响,提高了浅海海域测高数据的测高精度。  相似文献   
94.
一种人机交互式的初至波反演方法是在反演过程中加入人为的干预,并利用人的经验控制反演的方向,使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再将反演的结果与其它的短波长静校正方法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静校正的精度。实例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航空伽马能谱地形改正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范正国  于长春 《物探与化探》2005,29(1):28-30,33
针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特点,推导了基于二维地形影响系数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地形逐点改正的理论公式。通过模型试验,总结了不同地形上不同飞行方式时的航空放射性异常特征,给出实测数据处理与野外异常查证对比结果,地形改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
在低速层速度(地表直达波)已知的条件下,利用生产炮初至信息,用加权最小平方法和共轭梯度法建立的折射静校正数学模型,迭代求取长波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在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虚假小幅度构造问题及改善剖面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卫星遥感探讨杭州湾跨湖桥古文化消失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8000 a前产生于杭州湾南部的跨湖桥史前灿烂文化,在辉煌了1000多a后,却神秘地消失了。针对这种消失,考古界还没有发 现确凿的原因。本文从卫星遥感角度,分析跨湖桥所处的地理、地貌特征,提出了钱塘江天文大潮冲毁跨湖桥文化的假说,希望这种 观点能够对跨湖桥这个难以用常规考古方法解决的史前文化消失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8.
本文探讨了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在带有测距系统误差的导线网中的应用,说明了当系统误差比较显著时.采用附加系统参数平差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
The response of the Earth’s crust to the direct effect of lunisolar gravitational forcing is known as the body tide. The body tide is superimposed by surface-loading forces due to the pressure of the periodically varying ocean tide acting on the Earth, called ocean tide loading (OTL). Both body tide and OTL can be decomposed into components of the same frequency known as tidal parameters. However, OTL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body tides because of 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ocean. Estimating OTL requires a model of the ocean tides and knowledge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solid Earth. Thus, synthetic tide parameters (amplitude factors and phase leads) have been developed here on a world-wide grid for gravity and positional displacements. The body tide contributions were added to the oceanic contribution to provide the Earth tide respons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nthetic tidal parameters have been estimated by comparing observed gravity and vertical-displacement tide parameters with those interpolated from our synthetic model, which shows good agreement. Tes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ynthetic tide parameters provide realistic gravimetric and displacements for practical use in tidal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00.
In the context of tower measured radiation datasets.following the correction principle meetinga diagnostic equation in data quality control and in terms of a technique for model construction ondata and 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etrieval for BP correction of radiation measurementswith rough errors available,a BP model is presented.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works well and is superior to a convenient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indicating its wide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