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三维结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是整个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区的一部分,模拟斜坡区的三维结构对油气的勘探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信息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地表的三维结构,同时通过对重磁等地球物理数据的反演,获得斜坡区地下地质界面的深度信息,从而直观再现了斜坡区地下三维结构图。由此,形成了斜坡区从地表到地下的三维结构模拟。  相似文献   
62.
三维地面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化超  杨国东 《世界地质》2001,20(4):410-412
对于地形模型的构造有多种方法,如;规则格网法(GRID)、不规则三角网(TIN)和混合法(GRID-TIN)等。GRID模型具有较小的存储量和简单的数据结构,便于存储和管理。在对这些已有的三维地面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DEM矩形格网法为例探讨了地面模型的构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三维地面模型的动态显示和交互操作等功能,最后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63.
- The turbulence mechanism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ixing process and momentum transfer of turbulence. A three-dimensional Prandtl mixing length tid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tidal flows and water quality. The eddy viscosities and diffusivities are computed from the Prandtl mixing length model. In order to model the water quality of an estuary or coastal area many interdependent processes need to be simulated. These may be conveniently separated into three main groups: transport and mixing processes, biochemical interaction of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and the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of nutrients by living matter. The model simulates full oxygen and nutrient balance,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he transport, reaction mechanism and fate of pollutants over tidal time-scales.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idal flows and water quality in Dalian Bay. The model has been calibrated against a limited data set of historical water quality observations and in general demonstra  相似文献   
64.
李希 《地质与勘探》2018,54(3):645-652
Camel 1金矿是澳大利亚Pilbara地台最重要的金矿之一,矿区地表被第四系风成沙和冲积物覆盖,地表矿化信息少,找矿难度大。鉴于此,在该矿区引入"数字矿山"技术手段,结合Camel 1金矿的地质特征,特别是控矿构造特征,使用Surpac软件,建立Camel 1金矿三维矿化域数字模型,综合研究金矿化空间分布规律。Camel 1矿床金矿化总体上沿Mallina韧性剪切带分布,且严格受Mallina韧性剪切控制;金矿化与后期北西向断裂关系密切,矿区在未来找矿工作中应该重视北西向构造,可能会有更好的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金矿化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其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在矿区圈定了三处找矿预测靶区。三维矿化域数字模型找矿预测方法工作成本低,可作为一种新的找矿思路在该区找矿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65.
本文研究了利用阻抗信息进行可控源电磁勘探有限内存拟牛顿法三维反演的技术。首先用理论模型来验证有限内存拟牛顿法反演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观测参数为复阻抗Zxy分量,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计算模型响应,反演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有限内存拟牛顿法反演迭代速度较快,每4 min迭代一次,拟合差由146.00下降到1.78,收敛稳定;异常体的位置与理论模型吻合较好,有效地验证了有限内存拟牛顿法可控源三维反演的正确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将其应用到隐伏钼矿可控源电磁勘探工作中。工区的反演结果显示:在工区北西段深部存在高阻异常,其上为低阻异常。截取过钻孔的3号测线发现,-500~-100 m的位置表现为低阻,东侧存在向上涌起的高阻。推测此低阻为矿化蚀变带,延伸较深。该异常与钻探资料揭示的钼矿脉一致,证明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利用可控源观测得到的阻抗信息进行有限内存拟牛顿法三维反演,可以获得可靠的三维电阻率分布。  相似文献   
66.
基于GPS控制网三维约束平差基本原理,提出一种GPS坐标及高程同步转换方法,即先由GPS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反算点间基线向量,再将旋转参数、尺度参数以及国家坐标系中的坐标作为待估参数,通过附加公共点约束进行坐标及高程转换。利用工程实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非常灵活、有效,其坐标及高程转换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67.
边坡三维端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滑面正应力修正的三维安全系数解法,研究三维滑体端部作用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假设滑体中部为圆柱体,端部为椭球面,计算了一系列不同几何参数组合的滑体三维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当滑体宽度L与高度H的比值(L/H)逐渐增大时,三维安全系数F3与主滑面二维安全系数F2的比值(F3/F2)逐渐减小,当L/H=2时,F3/F2最大为1.3;当L/H=5时,F3/F2最大为1.1,当L/H > 10时,F3/F2 < 1.05,此时可忽略端部效应。分析还发现,当土体摩擦角愈大,F3/F2将有所减小,即三维端部效应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68.
牛雷  姚仰平  崔文杰  万征 《岩土力学》2011,32(8):2341-2345
本构模型的三维化对反映材料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π平面上,广义Mises三维化方法不能反映应力洛德角对材料变形和强度的影响,g(θ)等方法不能合理地反映应力水平对变形和强度的影响。变换应力三维化方法考虑了应力洛德角影响,数学表达简洁,不增加模型参数,便于计算应用。将作者等人所提的超固结非饱和土本构模型与基于SMP(spatially mobilized plane)的变换应力方法结合,实现了超固结非饱和土的三维化,达到了从剪切屈服到剪切破坏的连续过渡。该模型能够描述不同应力洛德角下超固结非饱和土的硬化、软化、剪胀特性,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9.
基于地层信息的三维洞室可视化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邵军  冯夏庭  王威  周辉 《岩土力学》2008,29(1):235-239
在大规模的岩土工程建设中隧洞和洞室群是最为常见的地下结构。由于受岩土工程所处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针对地层和洞室的三维GIS综合建模及可视化分析是信息岩土工程面临的难题。讨论了基于栅格模型的地层三维建模技术,提出了由多层数字等高模型(DEM)生成三维地层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地层中的三维洞室可视化仿真技术,提出了地层信息和洞室的三维综合建模技术,通过地下洞室的三维实体模型生成、洞室和地裙相减、洞室和地层相交等运算,实现了基于地层模型的洞室开挖与漫游,最终生成了赋含地层信息的三维洞室,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0.
三维边坡最不利滑裂面的遗传算法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谦  陈胜宏  彭成佳 《岩土力学》2008,29(5):1345-1350
将遗传算法引入到三维边坡稳定分析中。由于三维边坡滑裂面的复杂性,需对滑裂面作适当简化。认为滑裂面为椭球面,用7个控制参数来模拟生成滑裂面,再运用遗传算法来搜索滑坡的最不利的滑裂面。对于存在确定滑裂面的滑坡,7以将此滑裂面作为整体滑裂面,计算其整体稳定安全系数,然后在整体稳定的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搜索滑坡内部的最不利滑裂面,得出滑坡最小的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