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0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德明  李洁 《湖泊科学》2004,16(Z1):182-187
根据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优化目标模型;以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为样本,对排污权交易初始方案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之间成像机理不同、非线性光谱辐射畸变大以及灰度梯度差异明显等所导致的匹配困难问题,提出深度特征融合匹配算法(Feature Fusion Matching Algorithm, FFM)。(1)通过构建特征图金字塔网络提取影像深度特征,使用特征连接结构将语义丰富的高层特征与定位精确的低层特征互补融合,解决多源影像同名特征难以表征的问题并提高特征向量的定位精度;(2)对原始维度1/8的特征图进行交叉变换来融合自身邻域信息与待匹配影像特征信息,通过计算特征向量间的相似性得分得到初次匹配结果,针对特征稀疏区域,提出滑动窗口自适应得分阈值检测算法来提升匹配效果;(3)将匹配结果映射至亚像素级特征图,在小窗口内计算像素间的匹配概率分布期望值来检校优化匹配结果,提高匹配点对的准确性;(4)使用PROSAC算法对匹配结果进行提纯,有效剔除误匹配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确匹配点。试验选取6对多源遥感影像,将FFM同SuperPoint、SIFT、ContextDesc以及LoFTR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FM算法在匹配点正确率、匹配点均方根误差以及分布均匀度等方面远优于其他算法。将FFM匹...  相似文献   
103.
符建豪  李玉玲 《测绘工程》2010,19(3):71-73,80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国情调查,测量工作是矿业权核查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以广东省封开圆珠顶矿区矿权核查测量为例,阐述1954北京坐标系控制点在矿业权核查测量中的转换利用方法,以及成果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SIFT算法在遥感影像配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从特征点匹配精度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分析SIFT特征点匹配的主要误差来源,逐步消除可能误差,提取尽可能多且精准的匹配点对。接下来利用该匹配点对作为配准用控制点对,分别对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仿射变换和小面元微分纠正配准。最后与传统SIFT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匹配精度。  相似文献   
105.
B/S结构的土地登记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茜 《测绘科学》2010,35(2):167-169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是政府部门网上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土地登记发证的图文一体化办公基础上,根据新的功能需求,结合.NET技术、ESRI最新GIS组件产品(ArcGIS Server,ArcSDE),提出了建立基于Web GIS技术的网络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案。系统运行证明了网络电子办公势在必行,无论对国土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6.
一次强风暴三维结构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殷占福  郑国光 《气象》2006,32(9):9-16
2003年6月28日山东德州发生了一次降雹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的强降雹天气过程。利用MICAPS、探空、NCEP资料,分析了降雹前的天气形势、能量场特征、含水量场。根据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雹云的演变过程及流场结构。研究表明,降雹前在降雹区上空西边低层存在高能舌,在中高层西边存在负能量平流或负能量平流中心。此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由单个单体发展而来,具有强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右侧约20°左右,属于右移风暴。  相似文献   
107.
4D seismic is widely used to remotely monitor fluid movement in subsurface reservoirs. This technique is especially effective offshore where high survey repeatability can be achieved. It comes as no surprise that the first 4D seismic that successfully monitored the CO2 sequestration process was recorded offshore in the Sleipner field, North Sea. In the case of land projects, poor repeatability of the land seismic data due to low S/N ratio often obscures the time‐lapse seismic signal. Hence for a successful on shore monitoring program improving seismic repeatability is essential. Stage 2 of the CO2CRC Otway project involves an injection of a small amount (around 15,000 tonnes) of CO2/CH4 gas mixture into a saline aquifer at a depth of approximately 1.5 km. Previous studies at this site showed that seismic repeatability is relatively low due to variations in weather conditions, near surface geology and farm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ime‐lapse seismic monitoring capabilities, a permanent receiver array can be utilised to improve signal to noise ratio and hence repeatability. A small‐scale trial of such an array was conducted at the Otway site in June 2012. A set of 25 geophones was installed in 3 m deep boreholes in parallel to the same number of surface geophones. In addition, four geophones were placed into boreholes of 1–12 m depth. In order to assess the gain i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peatability,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seismic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Th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in relatively poor weather conditions, with rain, strong wind and thunderstorms. With such an amplified background noise level, we found that the noise level for buried geophones is on average 20 dB lower compared to the surface geophones. The levels of repeatability for borehole geophones estimated around direct wave, reflected wave and ground roll are twice as high as for the surface geophones. Both borehole and surface geophones produce the best repeatability in the 30–90 Hz frequency range. The influence of burying depth on S/N ratio and repeatability shows tha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epeatability can be reached at a depth of 3 m. The level of repeatability remains relatively constant between 3 and 12 m depths.  相似文献   
108.
多模态图像配准是图像配准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本文将实数域的灰度图像转换到复数域的梯度图像,借鉴SAR图像配准的相干系数法,提出了基于梯度相关性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相似性测度。通过中波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多模态图像配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9.
周立新  时坚 《中国岩溶》2009,28(3):269-274
通常GIS技术应用到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数据,导致其不能及时参与到野外工作中。为了使GIS技术及时在1:5万岩溶水文地质综合调查野外工作中发挥作用,笔者以湖南新田河调查为例,在MapGIS系统中根据原始资料复杂程度的不同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配准,及时制作了信息丰富的野外工作用图,建立了工作区专业数据和数据录入、分析平台,在野外调查工作开展时及时录入数据并加以分析,及时修订地质边界,检查野外定点准确度,发现调查区遗漏点,优化取样点及线路等,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0.
浅析探矿权评估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琴  崔彬 《地质与勘探》2004,40(1):77-80
由于探矿权勘查风险、地质前景的不可预测性,国内外对探矿权的评估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够成熟.现在探矿权评估有很多方法,但是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弊端,文章选取了3个同矿种、同矿带的某勘查区探矿权作为评估对象,这3个勘查区域勘查工作程度不同.通过对3个区块探矿权评估价值的对比分析,来浅析在各阶段各评估方法在现今探矿权评估中尚存在的问题:不管是使用何种方法对勘查区进行评估,由于采用参数不同,评估出的价值将会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