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2篇
  免费   792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测绘学   1096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460篇
地质学   2004篇
海洋学   423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13篇
自然地理   62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降低卫星导航的使用风险,美国和一些导航大国都积极加强其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特别是罗兰C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这说明在开发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发展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双星导航系统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强罗兰C系统的研究,积极开发双星/罗兰C组合导航的潜力。对双星/罗兰C组合导航技术的数据组合方法进行介绍,比较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导航精度及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2.
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综合化探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酸解烃、顶空气、吸附丝及甲烷碳同位素方法对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进行了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建立了该区这几种方法指标的化探异常模式,在总结已知油气区异常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化探方法及指标组合并运用于未知区域,圈定了油气远景靶区。探讨了地表化探异常与石油地质特征的关系,为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3.
测井资料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基本特征为依据,利用常规和能谱测井资料信息比值法和重叠法等技术.致力于储集层缝、孔、洞测井响应特征敏感性评价研究,从中提取8项储层敏感性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出划分储层类别的标准,经过50口井的测试资料验证,采用多参数综合评判来划分储层类别是可行的,对储层的评价效果较好,使常规测井资料得到了更深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4.
生物膜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生物膜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传质理论,并且对各种类型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作了简要论述,最后提出了生物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工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云峰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52-53,70
针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概况,地层情况及开采条件,介绍了参数井、生产井、多分支地面煤层气水平开发井、丛式井等钻井工艺、钻具组合、井身结构及井身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6.
黄土坡面侵蚀产沙时空演变的REE示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交叉布设不同的稀土氧化物,通过人工模拟次降雨,在同一试验条件下,对坡面侵蚀沿顺坡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演变过程同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REE示踪技术对定量研究土壤侵蚀具有较高的精度;降雨前期,片蚀与细沟侵蚀发育程度基本相当;后期细沟侵蚀占据坡面侵蚀的主导地位,其侵蚀平均加速度和平均侵蚀率分别是片蚀的15倍、9倍;试验结束,细沟侵蚀占据坡面总侵蚀的90%;本试验条件下,坡面下1/3区域为侵蚀活跃带。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亚洲沙尘暴遥感监测的一些新方法,并对监测结果与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结果能够为GCM全球尺度沙尘模型提供参数和验证数据。本次研究结果为亚洲沙尘暴的中长期预测/预警系统提供了新的遥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8.
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世华 《安徽地质》2002,12(4):245-247,251
结合公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土木工程建设中经常涉及到的边坡工程,评价与分析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边坡工程应该在工程项目开展的开始阶段就应进行和边坡工程监测的项目,选择原则,测点布置原则、监测周期等,对边坡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方法油气预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缺乏系统与综合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异常形成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在参数的优化组合及异常的求取上尚有诸多不足。针对后一种情况,选择松辽盆地东岭构造作为实验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选取低能吸附烃、放射性测氡及土壤热释光三类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分别计算了综合指标MAE与MAC及组合熵,然后对各值采用泛克里格法求取异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研究应从异常形成的机理入手,建立三维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油气预测模式,以提高油气预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80.
As a legacy of the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the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EE) have a uniqu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in their high energy intensities. Since much of this `low-hanging fruit' in energy-efficiency improvements can be highly cost-effective,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facing difficulties in meeting their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 targets domestically are eager to find such opportunities in the CEE region. Therefore, studies analysing the potentials and costs of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mprovement in the region have come into the limelight. While there are a few excellent studies in the region aimed at analysing climate change abatement potentials, they all embark on different assumptions, methodologi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t is hence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compare and analyse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across different authors, countries or time horizons. Consequentl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lace four leading studies on GHG mitigation through technology improvement from the CEE region into an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framework. Four studies were selected from three countries, Poland, Hungary and Estonia, which are all the results of majo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assess costs and potentials of GHG reduction. The paper places their assumptions, methods and final results into a framework which enables policy-makers and project designers to compare these across geographical and technological boundaries. Since other studi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have been analysed in this framework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vehicle for the findings of these four studies to be compared to others worldwide. In addition, the paper highlights a few areas where similar studies to be completed in the future in the region may be enhanced by incorporating features used in GHG mitigation research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