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7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中国海岸带专用地图投影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投影是各类海岸带信息的空间定位框架要素之一。通过对目前我国海岸带常用的各种地图投影现状分析,设计并实现全国海岸带专用投影———斜轴等角圆锥投影,该投影不仅使得整个中国海岸带实现无缝的一体化表达,而且使变形达到最小。文中详细阐述该投影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并将结果与其他各种海岸带投影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2.
针对"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空间数据基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GCS 2000建立新地理空间数据基准的解决对策,从基准上解决数字城市互通互联问题,使地方与国家基准保持相对统一。探讨大地基准常用建立方法,总结一套适用"数字城市"通用算法,并以某城市数据为例,分析不同算法的差异,得出了新基准有利于减少长度变形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
关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峥 《东北测绘》2012,(10):159-160,16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管理的要求。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城市"应运而生。当前以"数字城市"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34.
3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述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文中对3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综述性介绍,扼要地讨论了国内外有关3维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的进展与动态,并分别探讨了它们的优势和局限。  相似文献   
35.
在过去的20年,地理空间情报已经由不存在而一跃成为全球情报活动的主要内容主体。基于开源的地理空间情报搜集作为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情报搜集手段,成为各国开展地理空间情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开源情报源的主要渠道,分析总结了几种主要的开源地理空间情报搜集方法,重点阐述基于互联网的搜集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实践,最后提出开源情报搜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observing and reflecting on everyday environ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defined as a holistic capability composed of predisposi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 subdimensions. We encouraged participants to use diverse sources, such as texts, photographs, and animation, to record their observations and thinking. As a result, the activity in this study was beneficial in enhancing students’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Students’ mean scores on the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improved, and their reflective journals reported increased interest in everyday environments, enhanced knowledge about divers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strengthened will to act pro-environmentally. The usefulness of the geospatial platform wa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37.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structur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functional area. To concentrate topologically densely connected road segments, communities of urban road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In this study, based on OpenStreetMap (OSM) roads and points-of-interest (POI) data, we employ the Infomap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to identify the hierarchical community in city roads and explore the shaping role roads play in urban space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functional area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ie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Guangzhou, China reflects the urban spa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urbs and urban centers and within urban centers. Moreover, the study explored the functional area characteristics at the community scale and identified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functional areas. Owing to the structur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the detected community can be used as a basic unit in other urban studies. In general, with the community-based network,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ethod of combining city roads with urban space and functional zones, providing necessary data support and academic guidance for government and urban planners.  相似文献   
38.
随着遥感数据网、传感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形成空天地海立体化、集成化和一体化的地理空间传感网。地理空间传感网感知资源呈现出多源、异构和分散的特征,面向多层次用户个性化、即时化和智能化应用需求,存在异构资源共享管理、多协议实时接入、时空无缝感知、自动化感知和精准预测等技术挑战。静态地理信息服务由于无法提供鲜活的地理信息,难以满足地理事件的综合监测、决策预警和聚焦应用需求,急需发展地理空间传感网融合服务技术和实时动态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本文围绕信息物理网环境下空天地海观测平台的观测高效共享和融合服务问题,提出了传感网观测共享信息模型和点面观测协同无缝重建模型,突破了观测在线接入、集成管理、星地融合、时空预测和聚焦服务等地理空间传感网融合服务关键技术,研制了包含“感—联—知—控”等功能的传感网时空信息网络感知服务系统GeoSensor,介绍了GeoSensor在流域、海洋和城市等典型应用。未来将进一步发展“人—水—城”智能感知认知理论,突破“空天地海人”群智感知、空间智能和认知服务技术,开展长江经济带应用。  相似文献   
39.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找矿工作不断创新,数字地质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依据地质空间数据特性,使用合适的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库建设,提高地质空间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通过介绍运用通用软件MAPGIS和专用软件GEOMAG实施山东省成矿地质背景专题属性数据库的建设流程、建设方法和质量监控。探讨在地质背景底图类图层文件出现特殊情况时,根据属性数据特征,所应采取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0.
结合明溪县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情况,探索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下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关键技术,依托"数字明溪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成果,设计并实现了明溪县驻村帮扶"一张图",实现了明溪县驻村帮扶信息可视化、透明化和精准化的管理,增强了明溪县驻村帮扶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