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447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PS动态定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导航和测量等各个领域。为了系统研究定位精度与定位时间的关系,本文根据一个模拟动态定位实例,研究GPS动态定位得到的单历元定位结果的精度,然后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移动平均,分析定位结果的精度与定位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一定观测时间的平均,可以提高动态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但精度的提高与观测时间的长度并非为线性关系。本例数据中采用2—5 min平均获得的定位误差即可比单历元定位误差减小1倍左右。  相似文献   
992.
使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试验基地35 GHz毫米波云雷达和L波段风廓线雷达2016年5月1日-7月31日在降水条件下的观测数据,根据不同观测模式下两部雷达得到的数据,计算在一定高度区间内不同下落速度的降水粒子反射率因子变化量,初步分析不同下落速度的降水粒子对毫米波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时间较长的层状云降水且降水粒子在雷达观测范围内均匀分布条件下,毫米波衰减与降水粒子下落速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且毫米波经过的路径长度越长,衰减越大;毫米波在经过1110~2430 m,1110~3510 m的高度区间时,下落速度处于3.5~7.5 m·s-1之间的降水粒子对毫米波的衰减作用导致毫米波云雷达所测的等效反射率因子分别减小约1~7 dB和2~11 dB。  相似文献   
993.
基于TRMM/PR的长江下游地基雷达一致性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有近200部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对雷达气候学研究非常重要。但由于不同雷达的标定误差不同,雷达之间存在观测值不一致性的现象(与美国的地基雷达类似),有的反射率因子差异超过了3 dB。这种不一致影响了多雷达联合降水估计的精度和雷达组网临近预报的效果。为此,采用筛选比较法对地基雷达与TRMM/PR(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Precipitation Radar)进行空间匹配和异常数据剔除,以TRMM/PR为参照计算并订正地基雷达偏差。对2013年5—9月长江下游7部S波段雷达数据订正后,结果表明:订正后7部雷达之间的平均反射率因子差异从1.8 dB降至0.5 dB,任意两部雷达之间的差异均小于1.0 dB,多雷达的观测一致性和空间连续性有明显改善。与传统的几何匹配法比较,筛选比较法订正结果相对稳定,不存在过量订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Coupled hydrological and atmospheric modeling i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snowmelt runoff forecast in large basins. We use short-range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of mesoscale atmospheric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combining them with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or modeling snow accumulation and snowmelt processes in the Votkinsk reservoir basin (184,319 km2). The method is tested during three winter seasons (2012–2015). The MODIS-based vegetation map and leaf area index data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nowmelt intensity and snow evaporation in the studied basin. The GIS-based snow accumulation and snowmelt modeling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highly detailed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snow water equivalent (SWE) and snow-covered areas (SCA). The modelling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comparing actual and estimated SWE and SCA data. The actual SCA results are derived from MODIS satellite data. The algorithm for assessing the SCA by MODIS data (ATBD-MOD 10) has been adapted to a forest zone. In general,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satisfactory results for maximum SWE calculations.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is slightly degraded during snowmelt periods. The SCA data is simulated with a higher reliability than the SWE dat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actual SWE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WRF-simulated tot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un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SWE measurements (snow survey).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相关观测,基于敏感度分析的角度,利用学生化局部敏感度指标,并以此来确定抗差估计等价权。与此同时,将基于学生化残差确定等价权的抗差估计从独立观测推广到相关观测。最后将由t统计量和τ统计量确定等价权函数的抗差估计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学生化残差的抗差估计方案基本不具有抵御粗差影响的能力;而利用学生化局部敏感度指标的抗差估计能够有效抵御粗差的影响,但不稳定。这说明其在特定情形并不具有较强的抗差功效。  相似文献   
996.
对圆锥扫描式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在海面上的激光脚点扫描轨迹进行几何建模,重点分析了水文模式下激光脚点扫描轨迹的平均测点密度和覆盖效率。根据设定的几何模型,以CZMIL机载激光测深系统为例,计算得到单航线测量模式下双向扫描区域激光脚点"最小距离"小于1.6 m的比例为99.78%,5 m×5m大小的格网内激光脚点的平均数目为11.93个。另外,对激光测深系统旁向重叠度和两条航线扫描轨迹进行了分析,认为31.3%的旁向重叠度可以保证不产生飞行漏洞,但对激光脚点的测点密度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对激光脚点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的激光测深系统参数对测点密度和测量效率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997.
LAPS雷达反射率拼图方法改进及静锥区填充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成鸣  李耀东  史小康 《气象》2016,42(3):322-329
针对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LAPS)融合我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基数据时产生的资料空白问题,设计采用最大值和距离指数权重拼图方法来改进LAPS原有的最近邻居法,并且尝试通过最小二乘法来模拟静锥区的反射率值。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值法和距离指数权重法能够充分发挥多部雷达观测反射率的效能,有效地改善高仰角之间的资料空白现象,对静锥区也有一些的填补,特别是在对流层中层。最小二乘法拟合静锥区反射率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能够较好地拟合静锥区周围观测资料比较多的情况。该研究改善了LAPS同化国产多普勒雷达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多部雷达观测的利用效能,将会对LAPS分析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肖瑶  郭品文 《气象科学》2016,36(5):606-613
针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类型的自适应递减平均降尺度方案对中国地面气温精细化预报中,原方案在强降温天气预报结果不理想的问题,将其中只随空间变化的递减平均权重系数w(i)改进为含有空间、天气过程信息的自适应函数w(i,p)(i为站点信息,p为天气过程信息);在此基础上将上一次的强降温日信息当做预报前一天信息,应用改进w(i,p)递减平均降尺度方案称为w(i,p)相似法;而直接从强降温历史信息中统计插值预报与观测值的系统性偏差均值,并用以修正预报结果的方法称为w(i,p)统计法。结果表明:改进为自适应函数w(i,p)后的降尺度方案对中国地面气温的预报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24 h强降温预报,采用w(i,p)降尺度方案的预报误差均方差较原方案减小了0.19℃;而进一步改进的w(i,p)相似法与w(i,p)统计法的预报误差均方差分别减小了1.12℃、1.45℃,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评价Morse-3型S波段测波雷达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实际观测效果,在遮浪岛附近以MKⅢ型波浪骑士浮标作为比对仪器进行试验.比对结果显示,所有参数的测量结果均略高于比对仪器的测量结果,且两者的相关性较好,平均波高和对应波周期测量结果最好.波高数据相关系数为0.936,误差介于(-0.1~0.1)m和(-0.2~0.2)m的概率分别为58.59%和99.38%;波周期误差介于(-1.5~1.5)s的概率为64.18%,误差标准偏差为0.50 s.  相似文献   
1000.
国产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测量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喆  李柏  赵坤  邵楠  步志超  王崇文 《气象科技》2016,44(6):855-859
双偏振天气雷达对气象目标差分反射率(Z_(DR))的精确测量是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采用机外仪表、机内测试信号、太阳、小雨等方法对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进行测量的原理,分析了影响Z_(DR)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即发射机、接收机和方位旋转关节引入的Z_(DR)动态偏差。比较了各种标定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南京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为例,给出了采用机外仪表、太阳、小雨方法对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的实测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Z_(DR)测量值随方位角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随着双偏振雷达的长期运转,方位旋转关节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对未来我国双偏振雷达的业务运行和组网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