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测绘学   667篇
大气科学   282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1091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94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成像测井技术在碳酸盐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只依靠常规测井判断碳酸盐岩裂缝、溶孔、溶洞很困难.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对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解释,并能准确识别出碳酸盐岩目的层裂缝的性质、大小、开度、溶蚀孔洞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等.同时并利用测试、酸压资料验证了使用成像测井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计算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周德泉  张可能  刘宏利 《岩土力学》2004,25(9):1432-1436
为完善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以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计算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其承载力和沉降量计算方法,提出了静载试验结果的尺寸修正方法,并与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修正后,承压板下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值与采用本文公式所得计算值吻合;采用桩间土的压缩模量乘以承载力的提高幅值,所得复合压缩模量计算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最终沉降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3.
沸石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叙述了沸石的基本结构以及吸附、离子交换特性,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沸石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提出了沸石在今后的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根据MapInfo在其它领域应用的原理,利用其包含图形信息对象的数据表是图形和数据之间有机结合的概念,从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特点出发,论述MapInfo在矿山生产勘探过程中对勘探资料图和储量计算表的对应管理,探讨了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过程数字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5.
李军政 《陕西地质》2004,22(1):93-100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促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面向21世纪的支柱产业一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二是分化。从空间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可将GIS的发展分为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模拟和调控四个阶段。GIS技术的应用表现在一是面向大型项目,二是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86.
从WebGIS的产生背景和特点入手,阐述了WebGIS的应用现状,分析了WebGIS的重要应用之一--电子地图商务网站,剖析了其服务对象、系统需求、市场预测及策略等.  相似文献   
87.
基于J2EE的移动定位服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基于J2EE的移动定位服务 (MLS)的体系结构 ,介绍了适于MLS的GIS应用服务器和信息设备地图可视化表达的关键技术 ,给出了GeoSurf的WAP和J2ME的两种解决方案 ,并阐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龚解华 《探矿工程》2005,32(2):30-36
阐述了非开挖技术在上海的发展轨迹、应用现状和战略思考,并以翔实和权威的资料论证了有关论点,对全国非开挖技术发展有关情况也有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89.
Mass and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soil, vegetation and atmosphere is the process that allows to maintain an adequate energy and water balance in the earth–atmosphere system. Howeve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nergy balance components, such as the net radiation and the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both the dynamic nature of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and surfaces heterogeneity. Therefore, a detailed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nd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vege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re required for an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se variables. For this purpose, in the present article, a pixel‐oriented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was applied to obtain land use maps of the Basilicata region in Southern Italy by processing three Landsat TM and ETM+ satellite images. An accuracy analysis based on the overall accuracy index and the agreement Khat of Cohen coefficient showed a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applied classification methodology and a good quality of the obtained maps. Subsequently, these maps were us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a simplified two‐source energy balance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at a regional scal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made by applying the simplified two‐source energy balance model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evapotranspiration at a lysimetric station located in the study area show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0.
The role of ‘quality of place’ (QoP) in attracting and retaining workers has been a significant concern of urban related policy makers and research communit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QoP factors in attracting and/or retaining global talent by presenting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a study into the relocation decisions of expatriate workers in Suzhou, Chin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questionnaire indicate that global talent moving to Suzhou have been driven primarily by career-related opportunities instead of QoP factors. However, binary logit analysis shows that QoP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positively towards the retention of global talent in the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