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9篇
  免费   880篇
  国内免费   1610篇
测绘学   212篇
大气科学   914篇
地球物理   740篇
地质学   1940篇
海洋学   224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337篇
自然地理   36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水下自航式海洋观测平台是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主要用于无人、大范围、长时间水下环境监测,包括物理学参数、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参数,海洋化学参数、海洋生物学参数及海洋工程方面的现场接近观测。其特点是: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可冲破人工潜水极限而进入现场进行接近观测,免除了ROV需要水面支援母船的累赘,减少作业经费,体积小,使用方便,便于布放回收;可根据水声信号摇控或预置程序控制,按要求进行相关项目观测;有自主动力,水下运行时间相对较长,有源噪声低,可进行隐弊观测,正是基于以上的优点,近几年颇得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军方面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研究水下自动观测平台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面容。  相似文献   
92.
海洋旅游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平  盛红 《海岸工程》2001,20(1):58-63
海洋旅游在我国发展迅猛 ,但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明显滞后。就海洋旅游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特点、开发类型及开发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粗浅的认识 ,以求引起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 ,进行更加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
High-resolutionsub-bottomprofilerhasrevededsedimentalstrataandentironmentsintheeuttmp.ofthel3ohaiSeasincetheltatePleistocene.Atccordingtothecharactersofacauseicreflectionandseismictstrattlgmphicprinci-ple,someclt.ificationoftypicalacousticreflectionisnzadeouttndwiUbefavourableforinterpretationandrecognbationofaoousticprofilesinthisarea  相似文献   
94.
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较详细地综述了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混合和层化过程的分布规律与季节变化特性,采用水温垂直剖面自相关函数的半经验预报模式,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95.
渤海垂直湍流混合强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渤海为极浅陆架海 ,其中湍流耗散作用显著。将三维斜压陆架海模式 HAMSOM应用于渤海 ,以渤海周边台站每天 4次的常规气象资料作为风和热驱动 ,渤海海峡开边界以 5个主要分潮调和常数计算水位强迫 ,计算了渤海 1982年水文要素和流场变化 ,并用模式以湍的局地平衡理论封闭计算出垂直湍流粘性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渤海湍流混合冬强夏弱 ,变化幅度较大 ( 10~ 2 0 0 cm2 / s) ,这是风搅拌和潮混合的湍流输入在密度层化调整下的结果 ;风的作用在冬季强于潮的作用 ,而底层则由潮混合控制呈现半月周期 ;渤海湍粘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十分复杂 ,这是在渤海地形和岸形轮廓限制下 ,由一定大气条件驱动的流场和密度场导致的湍流混合强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6.
波浪经过网衣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波浪理论,分析了波浪经过网衣后的流体特性和边界条件,研究了网衣的波浪水动力、波浪透射系数与网衣尺度、特征参数、波浪参数等的关系。设计预加张力放射系泊法进行网衣构件水槽波浪试验。试验构件由10种PE网衣和HDPE框架装配而成,试验工况是规则波,周期为0·8—2·0s,波高为50—250mm。结果表明,作用在网衣上的水平波浪力变化规律与波浪基本一致,呈现周期性和不对称性变化;波浪力变化曲线呈现司托克斯二阶波形状,波峰较陡,波谷较平坦,和波面图相似;网衣水平波浪力周期峰值大约与波高的2·6次方、波长的0·8次方成比例,与网衣宽度l线性相关;随着特征参数d/a增大,网衣波浪力呈线性增加变化,透射系数减少,网衣消浪能力主要集中在网衣水表层。同时设计多层网衣组合的柔性浮式防波堤波浪试验,其消浪能力除了与网衣尺寸、特征参数等相关以外,还与网衣间隔距离有一定的关系。水槽试验时波浪最小透射系数下降到71%左右,从经济、实用角度表明,可用网衣来制作能防护渔业设施的柔性浮式防波堤。  相似文献   
97.
天然热释光技术在海洋油气田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沉积物热释光能有效地反映海洋环境下深部油气田引起的微弱放射性异常。热释光在不同的测试粒级、不同的岩性中的丰度不同,结果为粗粒级>细粒级、砂岩>粉砂质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热释光也与部分金属元素含量有关,Ti、Ba、Zn、Fe^3 /Fe^2 与热释光呈正相关关系。热释光与烃类也呈较强的正相关性。不同采用深度热释光测量结果表明,热释光剂量随沉积物的沉积深度和沉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深层样的热释光对油气藏的指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8.
渤海现代沉积作用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87-199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渤海石油公司合作,开展了“渤海石油开发区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的研究。研究区域为水深大于10m的浅海海域。本文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渤海现代沉积作用与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
深海资料浮标体及系泊系统的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深海资料浮标”研制而进行浮标体和系泊系统的各种阻力试验研究,试验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深海资料浮标系泊系统设计。实践表明本文介绍的各种阻力试验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0.
渤海的潮波系统及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维非线性潮波微分方程对渤海M_2、S_2、K_1、O_1四个分潮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四个分潮的潮波图,椭圆长短轴图,同潮流时图以及潮汐、潮流性质图和S_2与M_2、K_1与O_1的迟角差图。依此可以系统地了解渤海潮波系统的分布变化规律。依据30~40年代测得的渤海海图以及假设数十年后渤海的岸形对渤海进行数值模拟,从而了解过去和现在渤海潮波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未来潮波的变化作出判断。计算表明,从30年代到70年代以来,渤海南部的半日分潮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日分潮的潮波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