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雁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1):233-238
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存在质量和成本无法同时优化、成本预测精确度低,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BIM的建筑重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法。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建筑施工成本具体面临的问题,以各期施工成本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基础;结合BIM技术进行成本控制动态模型构建,在模型中引入可辨识矩阵设定成本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进一步找寻施工成本各项指标间的关系,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得到子成本与总成本间的规则联系,并就规则制定控制策略,调整成本控制动态模型以实现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成本预测精度始终在75%以上,成本控制结果与实际值的拟合度高达95%,相比当前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土方填筑过程中压实度的监控需求,综合高精度GNSS卫星定位技术和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发了能够实现全过程监控的压实管理系统,介绍了整个压实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子系统的功能,然后从所有子系统协同工作的作业流程上展现了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在碾压这一核心子系统中,通过压实工艺指标监控和压实质量指标监控,能够有效地控制压实作业的施工质量。连续压实管理系统能够对土方工程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和管理,是BIM系统在土方压实工程中的重大尝试,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钢结构数字化检测中,点云与设计模型的配准是进行数字化检测的关键步骤,配准的精确度决定了检测分析的准确度。传统配准方法一般先进行粗配准再进行精确配准,计算量大且收敛速度缓慢。针对精确配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用于点云与设计模型的配准方法,自适应地调整交叉概率与变异概率的执行顺序及概率值的大小,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及收敛速度。试验证明,改进后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极大地提高了点云与模型配准精度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间距规划方案审批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步骤,传统的规划审批方案以二维CAD线划数据为基础,其在数据完整性和可视化表达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BIM丰富的几何语义信息和3D GIS良好的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分析能力为建筑规划审批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本文设计实现了将典型BIM数据(revit数据格式)几何及其语义集成到3D GIS的技术方案,并开发了BIM与GIS集成的建筑间距自动化审批功能,为三维环境下建筑规划审批提供了更有效与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第一高楼云鼎大厦建造过程为例,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建造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大型复杂钢结构部件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并与BIM预制模型比对,事先检测钢构件加工误差,提出了大型复杂钢结构部件误差检测关键技术流程,实现了高精度特征误差统计,为大型复杂钢结构工程智能建造提供了有效先进的检测、监测手段,具有较大的借鉴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人机与新型航拍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大范围地形数据采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维测绘相关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而针对水利行业所需的水上地形与水下地形一体化生产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布设统一控制点,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水上地形测绘,应用RTK配合测深仪在船上进行水下河道三维地形数据采集,对于涉河建筑物采用BIM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最后,针对水上地形数据,水下河道地形数据及建筑物三维模型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河道场景,搭建Cesium平台进行三维展示。其研究成果可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与可视化提供技术帮助,有助于推进智慧水利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不仅使得精细化的三维模型得到极大重用,同时两者的数据集成和共享可实现从几何到物理和功能特性的多尺度综合表达,已经成为新一代数字城市三维建模的关键途径之一。本文选取典型的BIM模型数据格式(RVT),提出语义约束的RVT模型到City GML模型的转换方法,以BIM模型丰富的语义信息为约束实现几何简化及转换,同时实现了几何部件与语义信息的一一映射及语义输出,并以建筑模型、暖通、桥梁模型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单基站CORS定位技术原理以及CORS的基本算法和发布方式。比较了单基站CORS和常规RTK定位技术,体现了CORS系统的优势。着重介绍了使用单基站CORS放样的具体步骤,包括点位放样、直线放样和曲线放样。为今后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BIM模型的创建是实现BIM技术应用的第一步,常见的基于CAD图纸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存在建模效率低、空间表现不直观的缺点。本文以某地下人防工程的BIM模型重建为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BIM模型重建过程,主要步骤为:①利用FARO Focus3DX330获取海量点云数据;②利用FARO SCENE软件完成点云数据的配准拼接,滤波去噪,贴图输出;③按目标对象几何形状和功能特征的差异,利用Autodesk Revit分别完成线性类、构件连接类、单体目标类点云对象的BIM模型制作。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BIM模型的重建,而且具有建模精度高、现场还原度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极坐标放样法在任意点设站测设曲线中线桩的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全站仪和可编程计算器的优点,可一次设站多次放样,该法具有测站选择灵活,测设速度快,放样点位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