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340篇
大气科学   208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573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根据室内惯性定位存在误差累积的特点,建立广义似然比检测的方法进行零速度检测,利用Kalman滤波对检测到的"零速度"时刻进行零速修正(zero velocity update,ZUPT),从而有效降低系统累积误差。但行人行走过程中存在的无效振动,导致测得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中出现明显的噪声,这对长时间定位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文中提出在利用Kalman滤波进行误差校正之前首先采用Butterworth低通滤波滤除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中由无效振动引起的高频部分,即噪声部分,从而消除行人运动过程中的无效振动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在卫星导航自适应调零天线研究领域,分为超高自由度算法方向与稳健自适应计算方向。超高自由度算法的代表是空频自适应处理(SFAP),SFAP极大的增加了自适应计算的自由度,可以提高通道失配时系统的干扰抑制度。稳健自适应计算的代表是QR-RLS算法,因为QR-RLS算法属于数据域算法,因此它对自相关矩阵条件数恶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给出一种SYSTOLIC-SFAP算法。该算法在SFAP框架下,采用SYSTOLIC阵列完成QR-RLS自适应计算,具有对通道失配不敏感且收敛性能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现有零水印算法不适用于包含多种数据类型的地图符号库的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元特征的地图符号库零水印算法。以地图符号的图元总数、图元数量最多的图元类型和图元数量最少的图元类型3个图元特征的组合作为关键特征,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可区分性,从而保障了零水印的鲁棒性和唯一性。算法未对地图符号数据进行任何修改,保证了地图符号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零水印算法在符号移动、符号添加和符号删除等攻击方式下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地图符号库版权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综合利用中国海岸带GNSS水准和多源重力测量数据,通过精化陆海统一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计算高程异常零阶项,精密确定了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重力大地水准面的偏差。结果显示: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的IERS2010标准W0对应的重力大地水准面的偏差为30.4±1.0 cm;中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于20世纪80年代经琼州海峡传递到海南岛后,在1 cm精度水平上未发现明显差异;计算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准外部检核,标准差约为4 cm,12个省市和陆海交界处在厘米级精度水平上无缝衔接。在近10 a内,天津市除西北角外,大部分地区存在地面下沉,东南部地面下沉约7 cm,上海市地面下沉约7 cm,浙江省、江苏省和福建省等沿海省份局部地区也出现地面下沉。  相似文献   
995.
最小二乘估计具有无偏性,而岭估计是一种有偏估计,它通过引入偏差降低方差来降低均方误差。在模型出现病态时,岭估计优于最小二乘估计。对岭估计的方差与偏差进行分析发现,岭估计通过修正病态矩阵的奇异值降低均方误差,但对部分较大奇异值的修正不能有效降低均方误差。通过比较修正奇异值的方差下降量与偏差引入量的大小关系确定需要修正的小奇异值,进而改进岭估计方法,实现选择性地修正小奇异值,提出附有奇异值修正限制的改进的岭估计方法,可有效改善岭估计的解算效果和可靠性,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城市范围界定与标度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董磊  王浩  赵红蕊 《地理学报》2017,72(2):213-223
标度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反映了城市经济活动产值、基础设施数量等要素随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在城市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讨论。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城市统计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各不相同,导致标度律系数受城市边界范围选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统计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并结合普查、城市统计年鉴和遥感数据,计算了不同空间范围对应的标度律系数。结果表明:① 不同空间尺度和数据源得到的标度律系数有较大差异。就空间尺度而言,市辖区比市域范围的数据更符合标度律模型,因为中国城市市域范围内还存在大量的非城市化地区,并不符合标度律模型的适用条件;就数据源而言,遥感数据比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有更好的拟合优度;② 与美国城市相比,中国城市人口集聚带来的经济增长率更高(标度律系数更高),市辖区人口每增加一倍,经济规模可增加122%,这一数字在美国是111%;而在家庭能源消耗(用水、用电)和土地利用方面,中国城市的效率更低;③ 从中国城市内部对比来看,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经济规模、土地利用方面的标度律(集聚效率)明显不同,人口集聚效应带来的大城市经济增长率、工资收入要远高于中小城市;能源消耗方面,中小城市比大城市更有效率。最后,本文还从建立更加有效的统计单元、传统统计数据与大数据结合、模型机制探索3个方面阐述了城市标度律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7.
指出vonBertalanffy生长公式的局限性在于公式导出时所用假设“鱼的体重增加量同体重的2/3次方成比例,减少量同体重成比例”的根据不充分;其不足之处在于解方程时将变量l误为鱼的体长。本文作了更为一般的假设,即鱼的体重增加量同体重的P次方成比例;减少量同体重的q次方成比例。进而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鱼的更为一般的生长方程w=w∞[1-e-k(s-s0)]r,使vonBertalanffy生长公式是该方程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998.
关于海气耦合模式气候漂移及敏感性的一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概念性的大气或海洋系统及海气耦合系统出发,通过简单的理论分析指出:用观测气候场作为边界条件来调试大气或海洋模式并非最佳选择;海气耦合漂移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源于未耦合模式模拟得到的气候状态与观测气候状态之间的系统误差,而另一部分则源于海气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海面“通量修正”可以消除因模式气候与观测气候之间的系统误差而引起的那部分漂移,但仍保留了海气系统的大部分非线性相互作用项.本文最后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海气耦合模式进行了敏感性试验,指出耦合漂移受到模式海洋的垂真发辨的率、海洋温盐扩散方案、海气耦合强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尹上岗  杨山 《地理研究》2021,40(10):2780-2795
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生态城镇化的建设滞后是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与绿地面积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人口-绿地面积异速增长模型分析2000—2018年两者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异速增长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呈加速增长态势,绿地建设增长缓慢,城市人口-绿地面积异速关系逐渐由人地基本协调型转变为人口扩张弱型,2000—2008年多数城市表现出绿地扩张的特征,2009—2018年则转变为人口扩张的特征。② 教育投入度、人口集中度、设施供给度、土地开发度和对外开放度是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绿地面积异速增长的主要因子,双因子交互解释力均高于单因子,各因子间的影响具有协同增强的特征。③ 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绿地面积异速增长是行政力、市场力和外资力共同驱动的结果,三种驱动力彼此联系、协同作用,主导驱动力逐渐由行政力转变为市场力。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停车泊位资源紧缺的问题,以天津市和平区居住、商业、办公及医院用地停车泊位为样本,基于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工作日夜间停车需求与周边其他用地类型停车资源的时空供需匹配及居民对不同类型停车资源步行距离容忍度差异,改进步行指数方法,构建停车资源共享能力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停车泊位的共享能力。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平区停车共享性分布不均匀,不同用地类型停车泊位共享能力与共享泊位数量和其服务的居民户数相关性高,与路网密度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