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82.
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针对《摄影测量学》这门复杂的专业课,为了消除学生对课程的畏难心理以及让学生获得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提升,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创新点等方面论述了《摄影测量学》课程思政探索的内容,总结了《摄影测量学》的思政元素与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3.
末次盛冰期(LGM)是古气候学研究的热门时期之一,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时期气候环境变量的特征和变化,尽管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某些结论也尚不一致,但是目前初步形成了关于LGM时期的很多共识。针对近20年来不同学者利用重构数据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方法对LGM时期开展的研究工作,从物理海洋研究的角度和需求,对LGM时期的地形分布、大气辐射和CO2浓度、海冰和陆地冰川分布、海表面温度以及海洋环流等主要物理要素进行系统描述,总结了LGM时期气候环境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LGM时期海洋表层温度降低,但存在着区域性的温度升高,深海海洋各大洋温度更趋于一致性,冰川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主要差别在于北半球,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和南极绕极流的强度仍存在争议。随着LGM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关于该时期气候环境基本特征的认识也会继续得以深化和完善,关于过去20年间LGM时期气候要素研究的综述也会对后续数据重构和数值模拟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4.
观测显示过去几十年间北极入海径流呈现增加趋势,CMIP5耦合模式预测表明21世纪北极入海径流仍会增加,在RCP8.5路径下,21世纪末北极入海径流量将会是1950年的1.4倍。本文利用冰-海耦合数值模式研究了北极径流增加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影响。基于两个数值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北极入海径流按每年0.22%的速度(与RCP8.5路径下的速度相当)增加,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强度在100、150和200年后将会分别减弱0.6(3%)、1.2(7%)和1.8(11%) Sv。北极入海径流增加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的主要原因是,北极入海径流增加的淡水被输运到北大西洋后,会抑制北大西洋深层水的生成,这也会导致北大西洋深层水海水年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85.
教材是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材的处理者,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教材没有经过科学地处理,所讲述的知识,大多是教材知识平面推移,实际造成教学重点知识埋没。  相似文献   
86.
凌锋 《地理教学》2008,(9):42-42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焕发出生命活力。其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和探索世界的“窗口”、教师用温情的双手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为目的。  相似文献   
87.
曹锁庆 《地理教学》2008,(3):28-29,23
在一次关于初中学生对地理课堂喜欢程度的调查中,有21%明确表示不喜欢,有51%的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只有28%的学生表示喜欢。这些数据非常不乐观,也迫使我们地理教师反思:为什么学生普遍不太喜欢地理课?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学科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距离遥远他们主动构建知识的基础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88.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行为。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学生方面来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其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功能;从教师方面来看,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是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提问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9.
一次上课时,我问到西双版纳的民居有什么特点,能够反映当地气候的什么特点?有一位学生把手高高地举起说:我知道!当时考虑时间不够,我没有给孩子一个机会,而是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作了相关介绍。可事后我了解了相关情况,原来这个学生到过西双版纳,对那里的气候深有体会,在那里独特的民居里照了好多照片!我不禁深深自责,如果让这个学生“现身说法”,将会满足他多少自豪感,将会使知识和生活形成多么紧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90.
针对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引入教学的想法。首先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在综合考虑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与中外教育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实践结果表明,实施翻转课堂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