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71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15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糜晓龙  袁运斌  张宝成 《测绘学报》2021,50(10):1290-1297
随着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的建成、欧盟伽利略系统(Galileo)及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可用于反演大气电离层.通常,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es,DCB)的短时变化被认为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反演电离层的重要误差来源,然而,有研究表明,接收机差分相位偏差(differential phase biases,DPB)的短时变化也有可能影响电离层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站间单差模型并采用不变换参考星策略来估计接收机DPB的方法,可实现接收机DPB的连续估计.基于几台可跟踪BDS-3信号的多频多模接收机采集的数据,对BDS-3、Galileo、GPS和QZSS重叠频率组合的DPB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系统的接收机DPB日变化都是很明显的,并且和温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基于不同系统重叠频率组合的DPB之间存在强相关;基于相同类型接收机的DPB的变化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93.
电离层闪烁作为北极区域频发的一种天文灾害,会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空服务,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测电离层闪烁通常需要高采样频率(50 Hz)的电离层闪烁接收机,但其分布有限,难以提供较大区域(如北极区域)的全面监测.为此本文以1 Hz GNSS观测数据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利用大地测量趋势分离、精密单点定位和小波变换等技术提取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电离层闪烁信号的相关经验参数和方法,构建了可用于监测电离层闪烁的相位闪烁因子,并利用加拿大高纬度北极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络(CHAIN)提供的11个测站188 d的观测数据对其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常用的ROTI因子相比,本文所提出的闪烁因子与ROTI均能有效地探测到电离层闪烁的发生,但是本文提出的闪烁因子与电离层闪烁接收机直接给出的相位闪烁因子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尤其是在有强电离层闪烁发生的时段,这说明该闪烁因子具有更为优良的电离层闪烁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2019年6月17日宜宾Ms6.0级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量,在欧空局下载覆盖研究范围内的Sen-tinel-1A卫星C波段雷达影像数据,使用SRTM(3″)DEM,采用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地表形变信息的提取,对比不同相位解缠方法对研究结果精度的影响,最终得到宜宾地震在视线方向上的形变图、形变量.结果表明:双轨法D-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信息提取的应用中,使用合适的解缠方法能够提高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95.
主要利用国产高分三号(GF-3)卫星数据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提取试验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首先介绍了GF-3卫星及其主要成像模式;然后介绍了InSAR数据处理过程及其关键技术,包括基线估计、影像配准、相位解缠等,并介绍其典型算法;最后利用GF-3试验数据提取DEM并对其进行精度评价.试验验证了目前国产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卫星在干涉成像、干涉测量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6.
探讨了CEI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远程导引段的高精度定轨与实时监控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精密定轨中采用可视弧段较长的单站可使相对位置精度达百米以内,速度达厘米/秒级。采用单一绝对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方案进行实时轨道计算,采用滤波稳定后固定模糊度的方法可以使相对轨道位置精度达十米级,速度精度达厘米/秒级,事后及实时的轨道精度均满足远程导引段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97.
相位相关速度分析方法研究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假设原理及地震信号瞬时相位的相关特性,计算了叠加速度谱。理论模型的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速度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而且抗噪性非常好。该方法不仅不受时窗边界奇异性的影响,还可以有效地避免边缘效应,反映更多反射波信息。该方法对于层速度的精确计算很关键,同时也表明了统计方法用在多道信号估计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
作为半封闭狭长海湾,铁山湾受风暴潮灾害的影响较为严重。根据多年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型对铁山湾内的风暴潮水位特征进行了研究。观测资料表明海湾内风暴潮峰值水位受天文潮相位影响较为显著,然后基于ADCIRC风暴潮模型和1409号“威马逊”台风参数,定量评估了天文潮对风暴潮水位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考虑天文潮作用时,会显著提高模拟结果精度,然后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风暴潮与不同相位天文潮相互作用时的水位变化特征。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天文潮-风暴潮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线性水位在涨潮阶段不明显,在高潮位时非线性水位达到负值最大;在落潮时达到正值最大。风暴潮增水峰值由于受到这种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在高潮位时数值最小。海湾内非线性作用要远大于外部,非线性效应越强,总水位峰值相对于天文潮高潮位的延迟时间也就越长。  相似文献   
99.
张凌子  张涛  邹进贵 《测绘通报》2023,(3):79-83+127
基于笔者所在单位研制的微型地基干涉雷达,结合微型地基高速实孔径干涉雷达获取的重庆赖家桥大桥变形数据实例,本文对变形数据后续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变形数据中存在的噪声及由于遮挡等原因造成的相位断裂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并进行解决;针对噪声问题,对多种滤波器的去噪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小波变换滤波器效果最好;针对相位断裂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形数据时频特征的相位断裂探测与修复算法,实现了对相位断裂问题的自动化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精确的差分码偏差改正信息是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多频数据精密应用的基础,而现有DCB参数估计方法及数据产品中并未考虑天线相位中心偏移的误差影响。以BDS-3为例,本文在分析BDS-3卫星PCO变化特性及其对DCB估值理论影响的基础上,推导了DCB参数中的PCO误差经验校正方法,同时提出了顾及PCO误差改正的DCB参数估计方法。利用国际GNSS服务组织全球分布的BDS-3基准站数据,实现了PCO改正前后C2I-C6I/C1P-C5P两类DCB参数的精确估计,并在BDS-3 C2I/C1P单频标准单点定位中开展定位验证。结果表明,PCO改正前后的卫星DCB差异最大可达0.60 ns,引起不同类型卫星间的DCB差异最大可达1.17 ns,DCB参数中的PCO误差对BDS-3定位应用的影响不可忽略。与未改正PCO误差的DCB产品对应的定位结果相比,基于PCO-estimated-DCB和PCO-corrected-DCB两种方案的BDS-3 SPP精度增益相当,在水平与高程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5.7%和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