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170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506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1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利用再分析资料以及混合层海温诊断方程, 研究1997—1998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次年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的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 北大西洋SSTA在1998年春季呈明显正负正三极型式分布, 而在2016年呈弱的负正负型态。诊断热带北大西洋SSTA的影响因素表明, 1998年春季暖SSTA除了之前研究强调的海洋表面向大气的潜热输送异常减少, 以及吸收太阳辐射的增加外, 海洋动力过程即Ekman纬向漂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力过程与厄尔尼诺峰值后出现的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负位相有关, 其可引起亚速尔高压减弱, 产生西南风异常, 通过风-蒸发-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反馈机制使热带北大西洋蒸发减弱, 海表增暖, 沃克环流下沉支的东移对这一增暖也有贡献。与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不同, 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没有强迫出负位相NAO, 而是出现弱NAO正位相, 热带北大西洋为弱的东风异常, 使海表发生一定的冷却, 形成2016春季北大西洋SSTA与1998年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2.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构建自然地表指数、地理区位指数、生态覆被指数,对齐齐哈尔市各县、区的地理国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地图表达。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的总体条件较好,但区域差异较大,自然地表条件与地理区位条件均以中部的齐齐哈尔市辖区为优,而生态覆被条件则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优。  相似文献   
63.
64.
根据2010—2015年上海某远洋渔业公司在毛里塔尼亚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资料,研究毛里塔尼亚海域底拖网头足类渔场与表温(SST)、海面高度距平均值(SSHA)、水深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头足类渔场分布与SST、SSHA、水深等因子关系密切,各月作业渔场的适宜环境范围有一定的差异;作业渔场分布在SST为15~28℃的海域,最适SST范围为16~22℃;作业渔场分布在SSHA为-50~10 cm的海域,最适SSHA范围为-20~-40 cm和-10~10 cm;作业渔场分布水深为10~90 m的海域,最适水深为50~70 m。  相似文献   
65.
2013年1月29日至3月15日在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进行了OSMAR-S100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与浮标观测海流数据的长周期对比试验,验证了雷达系统在探测海流方面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实测海流与雷达矢量流的复相关分析,选定3 m层的海流为对比代表层.试验期间实测流速为0.0~120.0 cm/s,雷达海流有效探测区内的矢量流流速、流向的观测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实时监测海洋表层流的需要,高精度区流速、流向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1 cm/s和24.8°,边缘区的均方根误差为13.3~24.8 cm/s和39.4°~39.6°,与国内外达到业务化运行要求的同类产品实际观测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66.
在地面车载组合导航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观测值容易受地面复杂环境的干扰,导致其定位结果出现异常,严重影响GNS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组合的滤波解算。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的角度,研究了一种基于加表零偏稳定性的组合导航异常探测新方法。该方法从加表零偏解算的异常来发现GNSS位置、速度等观测值中的粗差,并采取剔除和降权的抗差方法抵御粗差影响。通过一组车载数据的分析表明,观测粗差对加表零偏解算的影响十分显著,以此为判别条件能够准确地发现观测粗差。采用该方法后,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的均方根分别减小了70.8%、87.9%和77.7%,显著提高了组合导航的解算精度和鲁棒性,为组合导航数据的抗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
李云春  王梦琳 《中国岩溶》2021,40(6):1058-1062
本研究根据从云南省高黎贡山(保山市段)洞穴采集的伪蝎标本,整理并描述了阿伪蝎科安伪蝎属一新种,即禾木安伪蝎(Anatemnus hemuensis sp. nov.)。该属的主要特征在于触肢粗壮,腿节和膝节多具明显颗粒,不动指上的听毛it位于指的中部,听毛esb到est之间的距离大于isb到ist之间的距离,背板不完全分隔。世界已知22种(不包含本文新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和美洲,中国仅知3种:任氏安伪蝎(A. reni Gao & Zhang, 2016)、宝安伪蝎(A. orites (Thorell, 1889))、潮州安伪蝎(A. chaozhouensis Hu & Zhang, 2012)。该新种背甲的眼部已经完全退化,依据该特征,很容易区分,除分布于澳大利亚的2个物种(A. subvastus Alexander, Burger & Harvey 2014,采集自地下环境;A. cavernicola Berier, 1976,采集自Jump Up Cave),然后依据步足I和步足IV跗节端部具有极其弯曲的刚毛将新种与这两种进行区分。新种触肢转节具有1个明显的背突,1.7倍长于宽(0.47/0.28 mm),腿节2.8倍长于宽(0.90/0.32 mm),膝节2.2倍长于宽(0.82/0.37 mm),螯肢指明显短于具柄的螯掌;前螯螯掌具有4根刚毛,基部2根末端齿状,盔状物具有5个分叉,鞭状毛4根,末端2根齿状;口下突有5根顶端毛和1根亚中毛。在文中提供了新种的整体图以及特征图,另外还提供了中国安伪蝎属的分种检索表,所检视的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68.
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1961~2016年华北雨季监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华北雨季开始早晚的气候特征,然后利用合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大气环流系统和关键区域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56 a来华北雨季开始最早在7月6日,最晚在8月10日,1961~2016年华北雨季开始平均日期是7月18日。华北雨季开始时间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但雨季发生早晚的长期变化趋势不太明显。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东亚夏季风等环流系统的活动关系密切,当对流层高层副热带西风急流建立偏早偏强,中层西太平洋副高第二次北跳偏早,低层东亚夏季风北进提前时,华北雨季开始偏早,反之华北雨季开始偏晚。华北雨季开始早晚与春、夏季热带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关系显著且稳定,当Ni?o3.4指数和热带印度洋全区海表温度一致模态(IOBW)为正值时,贝加尔湖大陆高压偏强,副高偏强偏南,东亚夏季风偏弱,导致华北雨季开始偏晚;当海表温度指数为负值时,则华北雨季开始偏早。  相似文献   
69.
古风暴沉积的化石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祖汉 《沉积学报》1988,6(2):118-122
本文根据广泛的野外观察对一些不同寻常的化石保存状态、化石的变形、不同化石群的混合以及化石个体的排列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它们明显地受到过强度猛烈、产生突然、作用短暂的水动力作用。把这些现象与一般的波浪、底流、潮汐以至浊流作用的结果加以对照区别,认为他们可以与其它沉积学特征结合,共同作为识别古风暴沉积的标志。  相似文献   
70.
稳定同位素、岩石微量元素(金)和地质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金场子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系上地壳源,并且金、银、铅、铜等金属和硫、硒、砷、氯、氟、碳等来源于石炭纪和泥盆纪沉积岩。成矿流体是大气水和沉积地层水的混合溶液。金矿化与地热流体渗流热卤水成矿作用和表生风化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