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为了研究新疆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地带性划分的植被类型作为研究对象,1998-2012年为时间尺度,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新疆各地带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残差插值"的方法,模拟了气温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利用SPOT VGT/NDVI数据以及气候数据(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了5个不同地带植被的动态变化、年际变化和生长季内各月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新疆各地带植被覆盖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温带北部草原地带高植被区和浓密植被区的范围较广,植被覆盖度较高,而高寒荒漠地带的极低植被区占该地带面积的一半以上,且植被覆盖度最低。(2)新疆各地带植被覆盖在近15 a间呈波动增加的趋势,5个地带的植被覆盖均有所改善,其中,高寒荒漠地带和暖温带半灌木、灌木地带的植被覆盖改善较为明显,其余3个地带均有少部分地区出现轻微改善现象。(3)温带半灌木、矮乔木荒漠地带,暖温带半灌木、灌木荒漠地带和温带半灌木、灌木荒漠地带4~10月的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温带北部草原地带、高寒荒漠地带对应的平均气温则出现下降趋势。5个地带的降水量在该时段内均表现为下降趋势。(4)基于年际尺度,新疆各地带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基于月尺度,各地带植被NDVI受降水量的影响比气温大。同时,仅有暖温带半灌木、灌木荒漠地带植被NDVI与气温存在1个月的滞后性,其余4个地带对气温和降水均不存在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2.
新疆NDVI时空特征及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疆50个气象测站2003-2010年逐日降水、气温资料,结合逐月归一化植被覆盖影像资料,利用趋势分析、R/S分析、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处理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全疆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可持续性,并探究NDVI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及气象因子年际间差异不大,呈现出整体稳定的态势,但年内变化明显。北疆/天山北坡水热条件优良、植被长势最好,且植被长势对气候因子的滞后效应并不明显且滞后时间短。天山南坡/天山东段次之,而南疆植被覆盖程度最差,南疆/天山南坡植被长势对气候因子(降水、气温)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植被生长受气温、降水限制性更大,且气温作为主要因子,对天山南坡植被生长的限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总体上,新疆植被覆盖呈持续性变化,现有植被覆盖情况基本保持不变,但呈退化趋势的面积大于得到改善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很大关系,探查植被长势的变化趋势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不仅能为新疆地区的植被保护以及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更能够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作物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本从牧草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着手,根据玛曲县气象局1991—1996年气候观测资料以及牧草生长资料,对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土壤湿度与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水稻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必须弄清哪些气象因子在哪个时段起关键作用,才能科学地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夺取丰收。作者通过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可以用一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05.
长白落叶松高生长受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其生长量年际有显著差异,本文采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分析并结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建立起精度可靠的落叶松生长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6.
宋学锋  巩秀峰 《气象》2006,32(S1):126-129
利用田间调查和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马铃薯退化与生态气候因子的关系,较详细地阐述了综合纬度、不同时期的温度因子(日最低气溫△Tmin、日较差△T、日最高气温Tmax、平均气温T)、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对退化的影响,得出:退化与综合纬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温度因子中日最低气温Tmin和曰较差气温△T对退化的影响要大于曰最高气温Tmax和平均气温T;7、8月份的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退化的又一重要生态因子;萌芽期和开花结薯期温度与退化的关系最为密切等。这些结论在深入研究环境条件对退化的影响,评选优良种薯基地,进行专用薯种植区划和有效防止退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气候因子与云南粮食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剑 《应用气象学报》2000,11(2):213-220
该文分析了云南近50年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气温、降水与小麦、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2月至翌年2月的降水是小麦增减产的关键因子, ≥10 ℃的积温比降水更有利于水稻生产.同时针对制约农业增产的重要气象灾害发生时期进行诊断, 发现小春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是1~2月的冬旱和2~4月的倒春寒, 大春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是5月干旱和7~8月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08.
新疆物候(候鸟)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10个站4种候鸟物候及相应气候因子变化的关系分析,得出候鸟停留时间与同期日照时数及≥0℃的积温关系密切,并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用气候因子预测候鸟停留时间的数学模式,对预知一定生态环境中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利用黑龙江省34个气象站1998~2006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数据与1998~2006年5~9月的连续135旬的SPOT-VEGETATION卫星资料,对黑龙江省作物长势与气候因子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NDVI与旬平均气温、旬降水之间零时滞偏相关分析和旬时滞间隔偏相关分析,得出现阶段黑龙江省作物长势与温度、降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气候因子和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蟹存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泊  何建国 《海洋通报》2002,21(3):91-96
实验表明:在盐度为10和5的海水中,病蟹3d的死亡率分别为10%和30%,40%,在pH8.0和pH7.7的海水中,2d和3d的病蟹死亡率分别为7.1%和7.1%,14.3%。在风力为1-3级的东北风或北风时,病蟹2d内死亡率为3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