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416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690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4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态干扰度:一种评价植被天然性程度的方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地球上现存的植物或森林群落都是植被与其环境长期适应及人类长期干扰影响的结果 ,因此 ,现实的植被反映着历史上人类对它们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干扰’的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上人类对植被或森林影响的大小 ,即‘生态干扰度’;或用来表示现实植被离开它的‘天然植被’的距离 ,即现实植被的‘天然性程度’。如此的‘天然植被’可以是 :( 1 )历史上从未受过人类任何干扰的‘原始植被’;( 2 )基于当前立地的‘潜在的自然植被’。然而 ,成百上千年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干扰 ,致使真正的‘原始植被’现在几乎无处可寻。因此 ,‘潜在的自然植被’被用来作为生态干扰度估计或植被天然性程度评价的参照系。作为一种很实用的生态分析手段 ,生态干扰度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林、水、景观、城市及自然保护等诸多领域的生态评价上。为此 ,本文论述了生态干扰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2.
泥石流多发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云南东北部东川小江流域的干旱河谷土地退化十分严重,土地表层的砾石含量已超过60%,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相对于残存燥红土明显下降。草坡是当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并未起到防治土地退化的应有作用。以合欢(Leucaena glauca)、马桑(Coriaria sinica)种植为主的恢复方式对土地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高密度的乔木树种合欢的种植使林下的草本物种的数量和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较耐荫的植物占据了林分下层,且物种数量较草坡减少,群落多样性指数降低。三种马桑种植方式下,不但原有的草坡群落的物种仍有大量的生存空间,而且为一些新物种创造了生存环境,从而使物种的种类较原有草坡地增加,提高了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合欢种植的生物量最高,对解决当地薪柴严重短缺意义重大,马桑种植在增加灌木层生物量的同时,并未改变草坡的物种组成,还可兼顾解决当地的饲草和放牧,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3.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分析了西北地区生态退化的现状及原因,根据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54.
55.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与生态恢复监测初报   总被引:24,自引:12,他引:24  
根据近三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地下水位、水质、土壤、植被等项内容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揭示了输水与地表生态的响应过程,探讨了地下水位与天然植被生长、恢复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植被退化过程及相关因子,确定了维系塔河下游生态安全的最低生态需水量、最佳生态水位。  相似文献   
56.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波  肖桂珍 《西北地质》2003,36(C00):130-133
本文主要叙述了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任务、评估思路、工作方法以及矿山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等。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工作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行政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也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变为矿山企业保护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实施生态恢复与治理,建设“绿色矿山”的自觉行动,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57.
孙贵尚 《西北地质》2003,36(C00):267-270
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一直是影响采矿业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防止矿山环境的持续恶化,并使其得到及时地治理恢复,必须建立矿山环境管理保证金制度。本文从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取的依据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取的原则等方面,作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58.
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综述了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概况、研究对象、震后恢复过程优化以及抗震防灾对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9.
本假设对于确定的相关系数及子台间距存在一个相干波长,将不同频率、震中距的相关性变化的原因归纳为视波长的变化.对近事件而言,几乎不存在相关系数十分理想的子台间距的区间范围.对非理想相关的台阵,应用S.Mykkeltveit等介绍的增益公式来预测台阵的增益,其效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的较好.论述了区域台阵与侦察远处事件的台阵有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0.
对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铁矿废弃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在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大型土壤动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变化标志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阶段先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化指示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质量;蚁科与腹足纲是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