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针对矿区环境地质监测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探讨了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遥感技术对矿区进行环境地质监测的方案,并针对该方案面临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运用这两种技术在矿区建立植被净初值生产力(NPP)动态模型来实时监测矿区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设想。  相似文献   
82.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总体设计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介绍了"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观测联合试验"的背景、科学目标、试验组成和试验方案。试验的总体目标是显著提升对流域生态和水文过程的观测能力,建立国际领先的流域观测系统,提高遥感在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力。由基础试验、专题试验、应用试验、产品与方法研究和信息系统组成。其中,①基础试验:搭载微波辐射计、成像光谱仪、热像仪、激光雷达等航空遥感设备,开展一系列关键生态和水文参量的观测;发展遥感正向模型及反演和估算方法。形成覆盖全流域的水文气象综合观测网,为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提供更有代表性的模型参数、驱动数据及更高精度的验证数据。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度量生态水文模型所需的若干关键的驱动、参数和模型状态的空间异质性。开展航空遥感定标和地基遥感试验。依托传感器网络,并辅之以地面同步和加密观测,开展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②专题试验:开展"非均匀下垫面多尺度地表蒸散发观测试验",采用密集的涡动相关仪、大孔径闪烁仪与自动气象站的观测矩阵,为揭示地表蒸散发的空间异质性,实现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尺度扩展,发展和验证蒸散发模型提供基础数据。③应用试验:在流域上、中、下游分别开展针对积雪和冻土水文、灌溉水平衡和作物生长、生态耗水的综合观测试验,将观测数据和遥感产品用于上游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游地表水—地下水—农作物生长耦合模型、下游生态耗水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提升遥感在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能力。加强试验将在2012年5月起按中游、上游、下游的顺序展开,全流域持续观测期为2013—2015年。在各类试验的支持下,开展全流域生态—水文关键参量遥感产品生产,发展尺度转换方法,建立多源遥感数据同化系统。  相似文献   
83.
LBS定位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成 《测绘文摘》2013,(1):78-83
90年代末,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诞生了"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概念,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计算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原有的LBS定位模式,也对LBS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描述了LBS的概念,及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从室外、室内两方面介绍了当前的LBS定位方法,并作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目前LBS定位中所存在的技术难点及研究重点;最后,对LBS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并对未来的LBS发展蓝图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分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战术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融合,并创新应用在军事作战中,实现军事作战科学化、可视化、现代化。以军事三维地理信息软件MaG IS2.0为例,分析三维G IS与基于无线网状网的战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示例,从创新的角度提出移动数字战场的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85.
钟波 《地理空间信息》2011,(6):45-46,54
通过安装于粪渣收运车辆上的车载称重系统(W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经由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将粪渣收运车载重变化及其位置信息,实时传回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1],并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粪渣收运监控系统浏览、查询、管理粪渣收运情况。主要以车载重量变化信息作为收运监控参考的重要依据,并配合车辆定位...  相似文献   
86.
设计了可将被监测点实时采集的图片、视频文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可实时动态地报告被监测点的情况的传输系统,该系统在视频测点安装数字摄像设备,通过GPRS网络建立TCP连接传输数据和指令,现场视频处理模块通过GPRS Modem与GSM基站通信,GPRS分组数据包从GSM基站发送到SGSN节点,再由SGSN送到GGSN网关节点,GGSN把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转换为可在Internet中传送的格式,最终送给远程视频服务器端.  相似文献   
87.
为解决雷电定位系统大体积和不方便安装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新型闪电传感器AS3935设计雷电定位系统的新方法。当闪电发生时,GPS模块获取经纬度、高度、时间,AS3935测量地闪到探测器的距离。探测器把数据打包,以无线TCP通信方式传输到中心站。中心站利用多圆相交法计算闪电的经纬度和高度,然后使用C#语言和JavaScript语言在中心站软件上实现Google地图。Google地图利用经纬度获取闪电的地址,同时中心站把闪电信息存入数据库。实验表明,该系统定位性能良好,减少了探测器的体积,降低系统成本,适合于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88.
因其简便、经济的独特优势,地脉动台阵方法在场地剪切波速结构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兼顾探测深度和探测精细程度,地脉动方法通常需要布设多个不同尺寸的台阵.传统的有线测试系统极大地影响了地脉动台阵的现场布设和工作效率.文中介绍了一种地脉动无线测试系统和现场测试方法.该系统采用了无线控制加固态记录方案,在中心观测点无线控制采集系统的开始、结束采集、保存和传输地脉动采集数据号,极大地降低了现场地脉动台阵测试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在一实际工程场地进行的应用表明,利用该系统采集的地脉动台阵数据提取的瑞利波频散曲线和反演的场地剪切波速结构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9.
GPS/GSM技术在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GSM/GPS技术在水深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对海洋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实时化和监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作初步探讨和研究。本研究以VB为开发语言,以GSM网络的SMS服务为载体,以传输GPS定位信息和测深数据为例,达到实时定位和远程无线传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针对水平方向振动体的能量回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磁阻尼的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装置主要包括振动台、电磁阻尼器和稳压电路.有别于传统的重力方向上的电磁振动体能量收集装置,水平方向运动的振动台更有利于模拟高层建筑的实际的振动环境;为了减小滑动摩擦带来的能量损耗,设计了基于滚动轴承的电磁阻尼器;针对传统能量回收装置中单个线圈收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