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1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816篇
测绘学   1664篇
大气科学   739篇
地球物理   832篇
地质学   2224篇
海洋学   747篇
天文学   174篇
综合类   458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本文对北部湾三维潮波进行了数值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与现有观测资料作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相当一致。文中还绘制了M_2和K_1分潮的同潮图,并对其作了讨论。可以断定,北部湾的日潮优势是由日潮共振所引起的。M_2和K_1分潮流的水平分布表明,强流区位于它们各自的蜕化无潮点附近。还讨论了分潮流的铅直结构,可以看出这种结构十分接近实际分潮流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对含多资料的分潮波模型的超定问题进行探讨,建立一种有限差分—最小二乘方法,该方法使得岸边资料直接进入了计算方程,并保证岸界法向流速为零条件。通过对渤海的四大分潮的试算,证实本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3.
1 组织与分工日本 Argo计划由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 (MEXT)和国土、基础设施、运输部以及气象厅和海上保安厅等 4个部门联合制定 ,并组织实施。日本海洋科技中心 (JAMSTEC)与全球变化探测性观测研究系统组负责延迟模式高质量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处理和分发 ;日本气象局 (JMA)则负责运行日本 Argo实时数据库以及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实时分发。2 计划与实施日本于 1 998年建立 Argo工作组 ,是国际 Argo计划的发起国之一 ,故也是国际 Argo科学组的首批成员 ,曾派代表参加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并于 2 0 …  相似文献   
44.
应用边界拟合坐标系统,解决了闽江河口河道曲折汊道多造成的计算方向与河底走向交角过大的难点;针对闽江河口长宽比相差较大的特点,移植了通常用于河道计算的沿纵向求解大尺度矩阵问题转化为沿横向小尺度矩阵求逆的水流方程求解方法,采用全隐差分格式,使闽江口数模网格步长最小控制在50m左右,时步长达3min,潮位、流场与实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45.
港口靠船桩工作性状计算的双参数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耀峰 《海洋工程》2002,20(2):38-42,48
港口靠船桩是承受重复性荷载或多循环荷载的一种横向承载桩。双参数法能较好地描述靠船桩 (单桩、群桩 )的桩土工作性状。用双参数法进行计算时 ,所给的地面条件必须由重复荷载或多循环荷载作用下实测出来。根据现场试桩资料 ,标定桩土参数 ,即k =mx1/n的指数l/n、桩土相对柔度系数α、桩土综合刚度EI等值 ,可以用来设计试桩附近局部地区同类条件下的其它长桩。对于没有进行试桩的某些工程 ,可以联合运用双参数法和p -y曲线法进行桩的分析  相似文献   
46.
Argo-认识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全球海洋观测计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全球海洋观测网 (Argo)为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 ,海洋学界正在做一项雄心勃勃的事业 ,即设计并部署一个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以便对海洋从季节到十年间的变化作前所未有的长期跟踪观测。这项计划的实施 ,将使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和预测向前迈出一大步。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现场支柱就是 Argo剖面浮标网 ,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球海洋次表层数据库。Argo剖面浮标观测网将由 3 0 0 0个自动仪器组成 (图 1 ) ,每个浮标每隔 1 0天发送一组取自 2 0 0 0 m到海面的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 (图 2、3 )。在全球大洋内每隔大约 3个经纬度布设一个浮标 ,其数据通…  相似文献   
47.
Gene specific primers and DNA prob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18S rDNA cloned from the red tide alga Thalassiosira rotula. A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FQ-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rotula. The RFQ-PCR assay data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RFQ-PCR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with the light microscope (LM) counting metho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RFQ-PCR could be a useful method for red tide alg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48.
On the basis of three geological models and several orebody boundaries,a method of grid subdivision and integral has been proposed to calculate and evaluate the resources of cobalt-rich crusts on the seamount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Ocean.The formulas of this method are deduced and the interface of program module is designed.The method is carried out in the software "Auto mapping system of submarine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MBChart".This method and program will possibly become a potential tool to calculate the resources of seamounts and determine the target diggings for China's next Five-year Plan.  相似文献   
49.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国家海洋服务处(NOS)对遥感应用有很长的历史,负责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美国建议整合海洋观测系统,以便保持其在海洋监测和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本文简述了该机构利用遥感方法在海岸带及海洋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分枝定界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载人潜水器圆柱形耐压壳体的重量最小化进行了研究.设计变量是壳板的厚度、肋骨的型号、间距和数量,讨论了下潜深度、材料几何参数对重量以及其它特征量的影响.算例计算表明,下潜深度越大,屈服极限越高的材料重量减轻越明显.对于大深度而言,选用高屈服极限材料,可以使得材料能够充分利用.文中还对结构重量占排水量比例随深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