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遥感组合指数与不同分类技术结合提取农业用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光谱遥感影像因具有丰富的波谱信息,提高了地表覆盖的辨识能力,利用遥感数据高精度自动提取专题信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ASTER影像为例,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中土地类型及其光谱特征规律分析,组合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修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和归一化差异建筑指数三种指数,制作组合指数新影像。对组合指数影像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农业用地信息提取,同时将该方法分别与基于原始影像、组合指数影像的最大似然及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归一化差异指数影像压缩了数据维数,降低了覆盖地物相关性,易于农业用地信息提取。对组合指数影像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精度达95.701%。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这是引发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用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由于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对农民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因征地补偿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仍很突出。因此,在征地制度改革中如何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以及主成份分析,对泸西县农业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确定了该县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参评因子及其影响度(隶属度),建立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与分类体系,划分农业用地适宜性等级,编绘农业适宜性等级图,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实行不同土地补偿标准的“双轨制”,自实施以来,暴露其理论上的缺陷及实践中的缺乏可操作性。其根本出路在于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的杠杆“撬”动征地,让价值规律平衡土地征收诸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特别是各种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全省各地的用地需求大量增加,“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因征地引发的信访、上访等各种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事关全省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要课题。温州瑞安市北工业园区在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上的做法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监督分类和GIS叠加分析法,对延边州内97个渤海国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遗址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约6.2%的渤海国聚落址位于自然环境中,82.5%已沦为农业用地,仅有11.3%仍作为居民点。针对此现象,从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解释,探讨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遗址分布特征,从不同角度提出保护遗址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滨海湿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毅杰  俞慎 《湿地科学》2012,10(2):129-135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研究区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1990~2000年和2000~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围海造地行为下滨海湿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围海造地在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分别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扩张所需。以海岸线为基准,通过分别向陆地和向海洋方向进行滨海湿地分区,每个方向设立7个缓冲带,靠近海岸线的前6个缓冲带宽1km,第7个缓冲带宽10km。结果表明,1990~2000年期间,围海造地以农业用地扩张为主,其平均年扩张速率为48.9km2/a,明显大于建设用地的平均年扩张速率(28.2km2/a);而2000~2005年期间,建设用地成为围海造地的主要目的,建设用地平均年扩张速率大幅增大至91.8km2/a,而农业用地平均年扩张率仅为4.2km2/a。在空间分布上,1990~2000年期间,农业用地平均年扩张百分率最大值出现在距海岸线5km的陆地缓冲区;但在2000~2005年期间,各陆地缓冲区农业用地面积在减少,其平均年扩张百分率为-1.3%/a;而建设用地在各缓冲区的平均年扩张百分率由1990~2000年期间的0.62%/a增大为2000~2005年期间的2.66%/a。对长江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地流转驱动力的分析表明,城市化是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力;一些天然滨海湿地直接转变为建设用地,两个时期建设用地净扩张区域相同,即距海岸线1~3km和>6km陆地缓冲带;还有一些天然滨海湿地,如滩涂,被用于水产养殖,而转变为人工湿地,在1990~2000年期间,农业用地的扩张区域是距海岸线4~6km的陆地缓冲带,在2000~2005年期间,农业用地的扩张区域是1~3km的近海缓冲带。  相似文献   
20.
In the Shixia small watershed,twenty experimental plots and two monitoring channels,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livestock area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flow,runoff and erosion,Nitrogen and phosphorous concentration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land uses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1)TP ,TN and COD concentrations of runoff samples in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livestock arease are nearly 10 times those in other land-use areas.High nutrient loads are associated with village land use,which is due to unsuitable livestock rising.These areas should be treated as the critical area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2)Different land use influences intensity the loss nutrients,especially slope tillings in agricultural land.The amount of nutrient los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per unit is highest,that from forestry is intermediated and that frompastures is lowest,However,in consideration of the variability of land-use areas,agricultural land contributes the greatest to TP and forestry land to TN.(3)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and TP in sediments from gangues are highest ,those in forestry land are intermediate,and those in agricultural land are lowest.Nutrient loss from hilly areas in much greater than from mountainous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