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07篇
  免费   1896篇
  国内免费   1286篇
测绘学   8291篇
大气科学   1750篇
地球物理   2115篇
地质学   2013篇
海洋学   1360篇
天文学   542篇
综合类   1154篇
自然地理   664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764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761篇
  2018年   542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752篇
  2014年   1054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560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4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提出了一种新的逐次投影寻踪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采用定量化的指标,通过对高光谱数据的多次一维投影,逐步选取有效成分,构建新的低维正交空间.  相似文献   
992.
以天然粉石英为基本原料,通过氢氟酸与盐酸混合酸溶蚀技术和机械强力搅拌处理,制备了高纯球形-准球形亚微米晶质SiO2材料。XRD,SEM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高纯球形亚微米晶质SiO2材料为纯结晶SiO2相,粒子呈球形-准球形,球化-准球化率达80%~90%,粒径一般为300 nm~800 nm;其化学组成为:w(SiO2)99.90%,w(Al2O3)192×10-6,w(Fe2O3)33×10-6,w(Mg)1×10-6,w(Ca)2×10-6,w(Cl-)20×10-6。  相似文献   
993.
阿加隆洼—亚火金(铜)矿带位于甘孜—理塘裂谷带中段,是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以阿加隆洼金矿为例,研究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与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4.
根据1985年和2000年TM影像进行人工解译,提取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了研究区的斑块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度、分维度及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林地在整体景观格局上起基质作用;各主要景观类型均具有较大的边界曲折性;在研究时段内斑块总数下降,多样性也下降,反映土地利用向大景观要素集中。  相似文献   
995.
应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新疆和静县班禅沟一带地表出露的与铜、铁矿有关的蚀变形成的特征波谱信息进行提取,综合分析影像特征和线性构造、环状构造的特点,初步圈定了该地区铜、铁矿化蚀变带的分布。通过野外的验证工作,据此建立了该地区应用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影像地质特征进行找矿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6.
纳米级微粒测量是寻找隐伏矿的新方法,选取实地模拟实验和在已知隐伏矿区,利用液态捕集剂和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测试样品,进行重复测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矿元素,在地表形成异常的运移富集速率不同,其运移速率主要取决于纳米级微粒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地下上升气流、断裂等裂隙有利于微粒的上升运移富集;纳米级微粒地球化学重复测量时,异常可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但异常重现较常规气体缓慢,通常需要2~3个月。  相似文献   
997.
唐丽华  尹力峰 《内陆地震》2007,21(3):238-243
重点介绍了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极灾区琼库尔恰克乡政府所在地砖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根据现场测绘、调查的资料,从建筑、结构及施工等方面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分析震害原因,总结抗震经验,提出满足抗震设计一般规定和采取简单构造措施,即能保障砖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8.
西藏日土-改则6.1级地震前的OLR值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英  王琼  温和平  高歌 《内陆地震》2007,21(4):311-315
应用了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用月距平、涡度计算等处理方法,对2007年5月5日西藏日土—改则MS6.1地震前后的OLR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震前的2个月,震中附近地区出现明显的高值辐射变化,其高值中心位于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异常形态呈孤立的"V"字形,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地震前的热动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张珍 《四川地震》2007,(3):22-27,48
回顾了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中期、短期与临震预报,以及震后趋势判断的过程,简述了当年预报所依据的各类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000.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热红外异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区Noaa17/AVHRR的2004-2005年的热红外遥感资料,并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了以震中为中心7°×7°范围的地表温度值。经热红外图像解译与构造关系对比分析,表明热红外解译图像与构造分布具有一致性。震源区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显示:震前大约3个月内震源区存在明显的热红外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