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272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Micaps系统的高空与地面实况资料,对2011年2月26日锡林郭勒盟自西向东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雪过程属非典型的北槽南涡型结构,锡林郭勒盟处于华北脊控制之中,脊后有西南涡与蒙古的冷槽结合东移,造成锡林郭勒盟区域性的一次大雪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02.
主要用洛阳15年冬季能见度资料对比,提出1994年11月-12月出现多日大雾天气在历史上是少见的.通过分析1994年几例典型大雾形成的具体特点和影响因素及天气形势.指出稳定层的存在,适宜的地面气压场是导致大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PDC锚杆钻头的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及多次改进设计,获得了钻头的优化结构参数、优化切削齿形状,合理的钻头体材质以及热处理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PDC锚杆钻头是钻进中硬岩层的理想钻头。  相似文献   
104.
揭示极端天气影响的红树林潮滩潮流能量耗散过程是理解生物海岸演变及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核心内容。以北部湾防城港东湾白骨壤红树林潮滩为例,基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获取区域2020年8月连续6天的水动力和白骨壤红树林下垫面植被实测数据,分析白骨壤潮滩近底层动力响应台风“森拉克”的耗散过程。结果表明:1)正常天气涨、落潮期间,自光滩到白骨壤红树林林内近底层湍流动能变化具有潮汐不对称性特征。涨潮期间光滩—白骨壤红树林边缘、白骨壤红树林边缘—林内潮流挟沙能量分别通过泥沙沉降以及搬运泥沙两种方式沿程消耗,落潮期间潮流挟沙能量主要以泥沙净沉降的方式消耗。2)白骨壤通过其潮滩表层向上发育长约10 cm的呼吸根以降低湍流垂向紊动;红树林边缘的枝、叶通过影响水平方向上的水流动力,致使潮流挟沙能耗降低。3)与正常天气比较,台风“森拉克”期间东湾自光滩到白骨壤红树林林内近底层水体流速无明显变化,但流向偏转幅度明显变大。同时湍流动能的耗散率和用以搬运泥沙为主的潮流挟沙能耗亦均增大。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研究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四川省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二者间的关系,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向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转换与更新;并以芦山地震为例,利用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验证了更新后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具有阻尼因子的函数模型,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辅助非线性最小二乘(nonlinear least squares,NLS)方法对相位参数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相较于标准余弦函数模型,该方法的反演相位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反演结果也更加稳定,在5°~15°、5°~20°、5°~25°三个高度角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8,不同高度角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值小于0.07;2)反演精度有不同程度提高,R 2提高5.72%~76.06%,RMSE减小6.12%~24.24%,MAE减小2.7%~28.3%,将该方案所求相位用于多星线性回归模型后平均RMSE减小10%。  相似文献   
107.
山东巨野核桃园地区是鲁西南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成矿有利靶区,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对该地区航磁异常进行查证,圈定了磁异常区4处,选取其中1个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首次在山东巨野地区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为下一步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验测结果表明,李登楼—考庄一带找矿靶区成为今后巨野核桃园地区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108.
2017年6月3日阿拉善左旗5.0级地震震源深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6月3日18时11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37.99° N,103.56° E)发生5.0级地震,利用近震深度震相sPL测定法、CAP波形反演法、sPn与Pn震相走时差法,进行震源深度精确测定。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该地震震源深度基本一致,分布范围为8.5—11 km,表明该地震发生在上地壳。  相似文献   
109.
The kinetic fractionation of open-water evaporation against the stable water isotope H_2 ~(18)O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underlying many hydrologic studies that use ~(18)O as an isotopic tracer. A recent in-situ measurement of the isotopic water vapor flux over a lake indicates that the kinetic effect is much weaker(kinetic factor 6.2‰) than assumed previously(kinetic factor14.2‰) by lake isotopic budget stud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weak kinetic effect for studies of deuterium excess-humidity relationships, regional moisture recycling, and global evapotranspiration partitio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w kinetic facto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uterium excess-humidity relationships observed over open oceans.The moisture recycling rate in the Great Lakes region derived from the isotopic tracer method with the low kinetic factor is a much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ose from atmospheric modeling studies than if the default kinetic factor of 14.2‰ is used. The ratio of transpiration to evapotranspiration at global scale decreases from 84±9%(with the default kinetic factor) to 76±19%(with the low kinetic factor), the latter of which is in slightly better agreement with other non-isotopic partition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