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4篇
  免费   1281篇
  国内免费   3656篇
测绘学   559篇
大气科学   1734篇
地球物理   3447篇
地质学   6009篇
海洋学   1123篇
天文学   399篇
综合类   763篇
自然地理   125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351篇
  1991年   476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444篇
  1988年   453篇
  1987年   371篇
  1986年   265篇
  1985年   362篇
  1984年   299篇
  1983年   226篇
  1982年   174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175篇
  1964年   89篇
  1960年   52篇
  1959年   111篇
  1958年   125篇
  1957年   1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引言尽管格林维尔地质省的高级变质岩内一般尚未听说有著名的重要矿床,但属于格林维尔超群的范围内部却赋存有纽约州巴尔马特-爱德华兹地区的大量块状闪锌矿,还有魁北克西南部和安大略东部相似格林维尔岩层中的许多小型锌矿和多金属矿。本文目的在叙述那些位于渥太华以北100km 魁北克省马尼沃基-格雷斯菲尔德(Maniwaki-Grace-tield)地区的格林维尔型锌矿产地和伴生的铁建造。在该区发现巴尔马特-爱德华兹规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整个地质年代海水中确定 Nd 同位素变化的可能性,调查了方解石、霞石、磷灰石可以作为记录海水εNd 值的可能矿物相。海相环境下近代生物成因和无机沉淀的方解石和霞石,其含 Nd 量为0.2ppb 至70ppb,表明原生海相 CaCO_3含有很少的稀土元素,而且 Nd/Ca 比值相对于碳酸盐沉淀期间的海水来说也没有增加很多。非常年轻的不含大陆岩屑的海成石灰岩、白云岩、含 Nd 量约为200ppb。  相似文献   
993.
引言岩浆硫化物矿石中铂族元素的浓度显示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值范围,从一个矿床到另一个矿床可以有数量级的变化。例如Merensky层(布什维尔德杂岩体)的矿石,硫化物少于2(重量%),仅为萨德伯里矿石的1/15到1/20,而Pt和Pd的总量却是典型萨德拍里矿床的10  相似文献   
994.
石炭纪(时间间隔大约为80m.y.)世界性生物地层地理分布的变化与冈瓦纳和欧美两个主要克拉通联结一起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陆块环境相一致。后来,到早二叠世,西西伯利亚(安加拉古陆)与欧美大陆的北东侧,相连而形成泛古陆,是一个由南极延伸到北极一定范围内的超大陆。这些发展阶段示于图1—4中。冈瓦纳和欧美大陆的对接情况,对于非洲西北部和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的接邻及南美洲Ouachita造山带的遥相对应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995.
用一个 TiO_2/P_2O_5比值为10的恒量,来推测从38亿年到目前的原始地幔,表明地幔-地核的分异作用至少对上地幔来说,在38亿年以前就已完成。而且在早太古代(>38亿年)地幔-地壳和/或地幔内部的分异显著程度已由 Nd 和 Sr 同位素资料指示出来。球粒陨石比值对难熔的亲石元素来说(例如 Al、Zr、Y、REE)通常见到是介于非巴伯顿类型(Al-未亏损)的太古宙科马提岩和具有球粒陨石稀土模式的高镁质玄武岩之间。巴伯顿类型(Al-亏损)橄榄质科马提岩和分异岩产物(与同时代的拉斑玄武岩和非巴伯顿型科马提岩形成对照)常常发现35-38亿年的地体 Al/Ti 值仅具球粒陨石比值一半,而且重稀土和 Sc 为亏损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岩浆产生过程(主要看法)或早太古代地幔的化学和矿物学的分层的结果。获得的 Hf 同位素资料不支持这个观点,即地幔内部的均匀性与出现在45亿年以前的地核-地幔分带有关。在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以及同位素比值方面,比较小范围的均匀性推测太古宙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源类似于所推断的从全新世地幔派生的火山岩。许多太古宙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显示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于典型的现代洋中脊玄武岩(轻稀土亏损),显示着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之间的内聚现象。然而,一些高镁质玄武岩以轻稀土富集和分为主要元素与某些常常不能共生的元素象 Ti、Zr、Nd、稀土及磷为特征,表明地幔富集过程与榴辉岩熔体有关。榴辉岩的出现可能与太古代俯冲或增生的与来自大陆底下未亏损的镁铁质-超镁铁质火成岩的沉没有关。太古宙大陆壳底下残留的橄榄岩造成的底侵作用和后来的地幔交代变质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壳下上地幔的痕量元素和同位素的组分。这些物质的活化能为元古宙到全新世大陆玄武岩提供主要的物源。因为化学和同位素的不均匀性是地幔内部的原始特征,为进一步了解现今地幔,需要更详细地了解早太古代和太古宙地幔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总被引:69,自引:11,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根 Demis.  A 《地质学报》1995,69(3):204-214
通过龙门山区和川西前陆盆地岩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和计算机模拟得出:1)松潘-甘孜褶皱带10Ma以来至少隆升了3-4km,隆升速率最低为0.3-0.4mm/a;(2)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10Ma以来至少隆升了5-6km,隆升速率最低为0.016-0.032mm/a;(4)川西前陆盆地60Ma以来降升1-2km,降升速率为0.028-0.05mm/a;(5)10Ma以来北川-映秀-小关  相似文献   
99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etaceous-Tertiary magnetic polarity sequence of the the Hengyang Basin on the basis of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The age of each stratigraphic unit has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 combined with 39Ar/40Ar dating, thu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geological ages of different formations. The authors assign the age of the Dongjing Formation of the Hengyang Basin to Early Cretaceous, the Shenhuangshan Formation to Early-Late Cretaceous, the Daijiaping Formation to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Dongtang and Xialiushi formations to Palaeocene.  相似文献   
998.
巴基斯坦卡拉奇─海得拉巴区域地震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巴基斯坦的地震构造,潜在震源和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确定性和概率性两种方法计算了各发震断层50年内最大可能的地震在卡拉奇和海得拉巴两城市将引起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以及50年内超越概率为14%的等加速度区划图。  相似文献   
999.
PRESENTSTATUSOFEXPERIMENTALSTUDYONHEAVYMETALPOLLUTANTADSORPTION-DESORPTIONBYSEDIMENTINCHINAHUANGSuiliangandWANZhaohui(Postdoc...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的ELF/VLF观测资料和世界数据中心公布的Kp指数,分析了日侧极隙纬度低频波不同季节里的周日变化和1984年5月-1986年4月的年度变化及这些波与地磁扰动的某些关系.主要结果有:1.夏季ELF波出现率极大值最大,而冬季的最小,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而且此极大值无论哪个季节都出现在磁正午时段.2.VLF波出现率在夏季较小冬季较大;其极大值出现在磁午后至磁子夜前的2-4h时段里.3.夏季ELF波指数∑A与地磁指数∑KP日变化较相吻合,在太阳自转周内两者相关系数约为0.6.4.冬季VLF波指数∑A与∑Kp日变化相吻合,在太阳自转周内两者相关系数可达0.8.这些结果表明日侧极隙纬度ELF波和VLF波各有不同的产生机制和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