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砂泥岩间互地层裂缝延伸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俊生  冯建伟  李明  王军 《地学前缘》2011,18(2):277-283
目前裂缝预测主要集中在对开度、密度和发育强度等参数的半定量或定量化预测方面,对裂缝的延伸规律和穿透性研究缺少深入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文中以天山山前某油田沙泥岩间互地层为例,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法建立应力场与裂缝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裂缝在沙泥岩间互地层中的的延伸规律与穿透性研究。模拟结果显示,越薄的砂岩层越容易产生构造裂缝,而砂岩厚度对砂岩中产生的裂缝在泥岩中的延伸长度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且对延伸到泥岩中裂缝的孔隙度影响也不大,即不管泥岩上下砂岩层的厚度如何,延伸到泥岩中的裂缝孔隙度变化不大,均在038%左右;砂泥岩互层处裂缝在泥岩中延伸长度一般为15~2 m,当泥岩厚度为4 m左右时,砂岩裂缝恰好无法穿透泥岩,泥岩可作为有效的封盖层。  相似文献   
62.
基于费马原理和 Snell 定理,对三维 VSP两点射线追踪问题作了研究,给出了三维逐段迭代射线追踪算法的计算公式;同时考虑射线入射到界面时能量分配问题,探讨了三维介质条件下射线追踪计算方法。对斜井VSP三维任意起伏层状介质中多波进行正演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计算速度快,且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63.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层和泛非构造带组成.根据非洲大陆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非洲大陆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  相似文献   
64.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ng nature assets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responsive, pro-activ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reserves of geological (including fossils) assets as a means to also protect national and natural heritage. At the end of 2013, 2669 protected areas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123 of them are reserves for nature assets. This paper builds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se assets. The current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are analyzed, along with an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protect these assets. The influencing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nature asset reserves are included in a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for effective protection in such areas, which contains four parts-target layer, evaluation criteria, evaluation indexes, and evaluation parameters-based on related documents and files. For the target layer, it includes nature asset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 the end, it is discussed how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achieve an eff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65.
在分析海域物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需求基础上,讨论了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并利用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设计环境和运行环境,灵活快速地搭建出海域物权管理系统。系统能为日常海域物权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对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在应用有限元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不同裂缝发育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破裂准则及应变能守恒,构建裂缝参数与构造应力间定量模型,开展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储层内部裂缝以构造缝为主,其发育受构造位置控制作用明显,主要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发育,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裂缝密度主要介于0.04~0.2条/m之间,海西晚期裂缝密度主要介于0.2~2.0条/m之间,且海西晚期构造运动对早期裂缝改造作用明显,受海西晚期构造运动改造,早期裂缝开启性明显提高,裂缝开度平均提高78.6%;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及海西晚期两期裂缝继承性发育区,裂缝发育程度及开启性高,更有利于油气运移与聚集,为油气富集有利区。   相似文献   
67.
湘东北地区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综合研究相对缺乏。以桃林铅锌矿、栗山铅锌矿、井冲钴铜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床主成矿期矿石硫化物单矿物的硫、铅同位素地质特征,结合七宝山铜多金属矿等研究现状,综合研究湘东北地区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规律。硫同位素特征表明,4个矿床的成矿物质整体为深部岩浆硫源,其中,七宝山矿床为较典型的岩浆硫源,桃林、栗山、井冲等矿床混入了少量地层硫源,且桃林矿床比栗山、井冲矿床混入地层硫源的比例更高。铅同位素特征表明,4个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以上地壳为主,但混入了少部分幔源物质,且七宝山、井冲的幔源物质混入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68.
运用地震层学与现代沉积学最新理论,莘县凹陷下第三系沙二、沙三段可划分出7种沉积相,4大沉积体系,它们是滨浅湖滩坝相沉积体系,河流三角洲轴向重力流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远源浊积扇沉积系与扇三角洲近源浊积扇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69.
非洲矿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业是非洲多数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综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南部非洲)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北部非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非洲矿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39个非洲主要国家中,最新年度矿业产值超过150亿美元的国家有7个,矿业产值占其GDP的比例超过6%的国家有24个,近10年矿业产值占其GDP的平均比例超过6%的国家有22个.非洲大陆以冈瓦纳构造域为主体,其下伏基底主要为太古宙至古元古代变质沉积岩、变质岩浆岩和岩浆岩,内部的太古宙克拉通常被一系列新元古代造山带所包围,部分基底被泛非期岩浆岩侵入.非洲大陆构造演化主要包括古老克拉通陆核的形成阶段(>35亿年)、克拉通演化阶段(35~16.5亿年)、地台发育和陆内裂解阶段(16.5~6亿年)、地台盖层和大断裂发育阶段(6亿年以来)等四个阶段,以新元古代泛非事件为标志可以将非洲大陆进一步划分为5个Ⅱ级构造单元.非洲地区优势矿产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铁、钴、铜、铅锌、铝土矿、铀、钾盐等近30种,本文详细介绍了镍、钴、铬、铜、铁等11个矿种的矿业项目、储量和资源量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等相关信息,可为中资企业在非洲开展矿业投资等提供权威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70.
西藏查藏错铜铅锌矿床成因:C-H-O-S-Pb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藏错铜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北亚带西部林子宗群火山岩中发现的一个铜多金属矿床.到目前为止,对其矿床成因还缺乏明确的认识.C、H、O、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δ13CV-PDB值为-5.60‰~-2.40‰,δDV-SMOW值为-111.00‰~-68.00‰,δ18OV-SMOW值为-8.65‰~0.27‰,显示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后期大气降水有所混入.δ34SCDT值集中分布在0.50‰~2.50‰,具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的来源为相对单一的岩浆源.Pb同位素比值较为稳定,μ值较大(>9.58),具有上地壳铅源的特征,与冈底斯成矿带北亚带矿床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特征比较相似,但明显不同于典中组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特征,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壳的岩浆源.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并与国内外典型岩浆热液脉型矿床对比,认为其属岩浆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