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1篇
  免费   968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测绘学   548篇
大气科学   452篇
地球物理   671篇
地质学   2637篇
海洋学   722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231篇
自然地理   66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太原基准地震台数字地震仪震级偏差分析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太原基准地震台2008年至2009年的数字化地震仪面波震级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报告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台的绝大部分震级偏差△M≤0.2级,部分地区地震震级偏差较大(超过0.3级)需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92.
在食物浓度为4×105 cells/ml栅藻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温度(15、20、25、30~C)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及两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温度下,发头裸腹涵种群密度在实验初期逐渐增大,达到密度最大值后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头裸腹溞成熟时间、首次产幼溞时间以及达到最大种群密度所需时间均缩短,但母...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利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对湖相沉积盆地——通海盆地内的小江断裂的西支断裂进行了探测。发现在电阻率图像的较深区域才能识别出断裂的位置和产状,它在通海盆地内的走向约为N47°E,倾角约为57°~66°,视倾向为NW或N,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一次强对流过程对水汽垂直输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士超  银燕  金莲姬 《大气科学》2011,35(6):1057-1068
本文采用中尺度天气研究预测模式(WRF)模拟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分析了强对流对水汽的垂直输送量及对模式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通过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发现此次模拟在对流发生时间、地点、降水时间等方面均与实际接近.敏感性试验表明:当对流发生时,对流区域向上的水汽通量随海拔高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  相似文献   
995.
基于青海木里冻土区的气体组成、钻孔泥浆的温度测量数据等对该区水合物稳定带的顶底深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钻探揭示的水合物产出深度进行了对比.模拟计算的水合物顶深在148.8~122.7 m 间,底深在324.6~354.8 m间,水合物厚度在175.8~232.2 m间,钻探揭示水合物及其异常产出在133~39...  相似文献   
996.
胡顺峰  王霞  郭合颜  金伟 《岩矿测试》2011,30(4):465-468
选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盐酸对红土镍矿石样品进行溶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王水溶解,氢氟酸助溶,高氯酸冒烟除去氢氟酸的溶样方法较好;用盐酸溶解盐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溶液中镍、铬、镁、铝、钴元素,对目标元素进行了光谱干扰考察,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谱线,结果表明铁会使目标元素谱线背景强度增高,采用在混合标准溶液中加入与样品中含量相当的铁可以消除基体干扰;除铬元素外其他目标元素加标回收率在96.83%~105.2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3%。建立的方法应用于标准样品分析,除铬元素外的其他元素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较好。铬元素回收率较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Eclogites from the North Qilian suture zone are high‐pressure low‐temperature metamorphic rocks of ocean crust protolith, and occur in both massive and foliated varieties as individual blocks of tens to hundreds of metres in size. The massive type is weakly deformed and shows granoblastic texture characterized by a coarse‐grained peak mineral assemblage of Grt1 + Omp1 + Ph + Rt ± Lws (or retrograde Cz). In contrast, the foliated type is strongly deformed and shows a fine‐grained retrograde mineral assemblage of Grt2 + Omp2 + Cz + Gln + Ph. Both total FeO and aegirine contents in omphacite, as well as XFe[=Fe3+/(Fe3+ + AlVI)] in clinozoisite/epidote, increase significantly from massive to foliated eclogites. Lattice preferred orientation (LPO) of omphacite, determined by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analysis, is characterized by weak and strong SL‐type fabrics for massive and foliated eclogites, respectively. Clinozoisite/epidote also developed SL‐type fabric, but different from the LPOs of omphacite in <010> and <001> axes, owing to their opposite crystallographic long and short axis definitions. The transition of de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dislocation creep to diffusive mass transfer (DMT) creep in omphacite and the concomitant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both are efficiently facilitated when the original coarse‐grained Omp1 + Grt1 + Lws assemblage is dynamically recrystallized and retrogressed into the fine‐grained Fe3+‐rich assemblage of Omp2 + Grt2 + Cz + Gln. The DMT process with concomitant anisotropic growth assisted by fluids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deformation mechanism for most minerals in the foliated eclogite. P–T estimates yielded 2.3–2.6 GPa and 485?510 °C for the massive eclogite and 1.8–2.2 GPa and 450?480 °C for the foliated eclogite.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otal Fe and Fe3+ contents in omphacite and clinozoisite/epidote from massive to foliated eclogite suggests changes in mineral composition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oxygen fugacity during ductile de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exhumation. The LPO transition of omphacite, clinozoisite and rutile from weak SL‐type in massive eclogites to strong SL‐type in foliated eclogites is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increment of shear strain during exhumation along the ‘subduction channel’.  相似文献   
998.
将DBM(Data Based Mechanistic)模型应用到辽东森林小流域——大湖沟,分别以其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数据构建研究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DBM模型,拟合效率系数分别为0.952 8和0.837 8,模型拟合效果在验证期的不同时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丰水期模型参数用固定时间间隔法(FIS)进行时变性分析,发现参数b的取值随时间产生变化。对枯水期的二阶DBM模型进行快、慢流分解,得出了连续时间当量的快、慢流的平均滞后时间分别为5.3h和243.3h。  相似文献   
999.
勘查地球化学是地质找矿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能否有效地提取地球化学异常决定了化探工作的成败。模糊决策树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数据挖掘方法,笔者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模糊决策树的思想来提取地球化学异常,以三江南段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技术在寻找多金属矿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与现有矿点吻合程度好,明显优于使用元素累加和求取异常的做法。模糊决策树技术用于提取地球化学异常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三江南段地区的矿产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崔志盛  金磊  赵凯 《探矿工程》2011,38(5):65-69
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双向八车道特大断面连拱隧道中,施工步繁多,临时支护设置的时间长,隧道全断面的变形量测只能在临时支护拆除后进行。由于全断面变形数据获取得较晚,故较难将其用于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将有限元计算和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并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考虑实际的施工步,建立起所有临时支护拆除之前这一施工状态下导坑的变形量与围岩力学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通过对应状态下实测的导坑变形值反演了围岩的力学参数。将反演的结果用于正分析验算,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