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8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南美洲湿地面积广且类型多样,但湿地制图相关研究匮乏,通过遥感手段可为南美洲全域湿地制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本研究依托GEE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面向南美洲湿地提出一种多源多特征集成的湿地制图方法。研究选取南美洲典型湿地地区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已有土地覆盖数据集提出一种有效的湿地样本采集流程以保证样本质量,其次结合哨兵1号、哨兵2号和SRTM数据构建多源特征集合,并基于随机森林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RF_RFE)进行特征优选,构建不同特征组合方案对比多源特征对湿地分类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湿地进行分类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样本采集方案可有效提高样本质量,多源特征集合能够提升湿地分类精度,特征优选能够减少特征冗余并提升分类精度。研究区分类总体精度为85.62%,Kappa系数为0.8333,其中湿地类别的精度最低为69.85%,最高为95.18%。  相似文献   
582.
珠江口海平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位置的四个验潮站38年的月均水位资料,利用小波方法分析水位的周期性变动成分,同时结合重标极差法与Mann-Kendall法对水位变动的持续性及趋势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网河区与口门位置水位变动的异同,揭示珠江口海平面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57-1994年间,珠江口海平面存在2~8a的显著周期性变动,以及10a和20a左右的周期性变动。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且越靠近口门,这种持续性越明显。珠江口的海平面变化总体为上升趋势,上升速度介于1.6~4.0mm/a。  相似文献   
583.
页岩油气藏作为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藏,富含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且常形成于深湖-半深湖沉积体系.页岩中复杂的矿物成分以及沉积组构类型对于页岩储层物性、含油性和可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矿物成分+沉积组构”的岩相划分与识别是页岩储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所在.但由于目前常规测井纵向分辨率有限导致无法实现页岩中毫米尺度的沉积组构精细描述,在页岩“矿物成分+沉积组构”岩相的识别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方法理论体系.本文由此将利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通过岩性扫描测井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对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层段的矿物成分和沉积组构类型进行连续识别,实现单井页岩段“矿物成分+沉积组构”岩相类型划分.通过岩相划分结果与现场试油试采资料相对照,发现薄层状与厚层状长石-石英质泥页岩相叠置发育的岩相组合产能最佳,因此可作为风城组页岩层段的优势岩相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4.
本文基于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采用地表覆盖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方法,分析了番禺区2000—2020年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相互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人造地表持续占用耕地、森林和草地,其中耕地最为明显。同时,2010—2020年人造地表扩张速度较2000—2010年更为迅速。从相互转化的空间分布上看,番禺区人造地表在2000—2010年呈点状增加,之后10 a快速蔓延至全区。人造地表和水体的重心向东迁移,耕地的重心转移则逐步西移,呈“一进一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585.
针对深层卷积较难兼顾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从而导致提取建筑物边缘不准确和微小建筑物丢失的问题,以注意力机制和跳跃连接为基础提出SER-UNet算法。SER-UNet算法在编码器阶段耦合SE-ResNet和最大池化层,在解码器阶段关联SE-ResNet与反卷积层,通过跳跃连接将编码器提取的浅层特征和解码器提取的深层特征进行融合后输出特征图。验证SER-UNet算法的有效性,在MAP-Net网络并行多路径特征提取阶段使用SER-UNet算法替换原网络中的特征提取结构,分别在WHU数据集和Inria数据集上进行评估,IoU与精度分别达91.46%、82.61%和95.67%、92.75%,对比UNet、PSPNet、ResNet101、MAP-Net网络,IoU分别提高0.49%、0.14%、1.89%、1.57%,精度分别提高0.14%、1.06%、2.42%、1.09%。分析SER-UNet算法的泛化能力,将级联SER-UNet的MAP-Net网络在AerialImage数据集上进行提取验证,IoU与精度分别达85.32%和94.13%。结果表明,结合SER-UNet算法的MAP-Net并行...  相似文献   
586.
蔡晓梅  黄玉玲  曹婧  张博 《地理研究》2023,(5):1163-1176
拼装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理论,为探究空间关系的生成提供独特视角。本文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对拼装理论中“能动性”“欲望”和“外部联系”三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和关系进行梳理,指出拼装理论在探究日常生活和健康地理学方面所蕴含的潜力;其次,基于拼装理论,文章结合疗愈景观概念重构了疗愈拼装物的研究框架,一方面尝试将宏大复杂的拼装理论情景化、具体化到实证研究中,另一方面希冀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发展疗愈景观;最后,以老年人的太极活动为例,通过疗愈拼装物的研究框架探讨了太极休闲景观中异质元素的能动性如何通过分布式管理形成一个具有疗愈性影响的动态关系空间并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基于以物和关系为导向的本体论,拼装思维将老年人与健康关系置于扁平化的理论体系和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打破了传统的健康-疾病二元假设,以更过程、更动态、更多元的形式解读中国情境下的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