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导致库岸部分古滑体复活、新滑体产生,香溪河流域白家堡滑坡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在对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深部位移及伸缩计监测资料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滑坡变形机理,得出白家堡滑坡只有一个滑动面,其总体变形趋势为推移式,目前仍具有微小的变形。滑坡变形与降雨及库水有密切联系。结合试验资料,针对滑坡变形的实际情况,采用反演分析方法进行了滑移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反演计算。利用反演结果,在三峡水库蓄水4种不同水位工况下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经历了大→小→大的过程。正常蓄水位时稳定性处于较低状态。滑坡体饱水处于蠕滑或失稳状态,需尽快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2.
引水隧洞工程中热应力中对围岩表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中的热应力作用,是岩石热学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的内容。热应力由温度变化造成,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热应力的周期性变化,热应力周期性作用导致岩石的疲劳破坏。以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为例,分析隧洞围岩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根据热应力交变作用特点,提出岩石的疲劳破坏判据,并利用这个判据分析热应力作用下隧洞围岩表层的破坏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用神经网络理论预测水库诱发地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神经网络理论中改进的BP算法对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不同的资料和不同的诱震因素,建立了两个水库诱发地震震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统计学相比,用神经网络理论预测水库诱发地震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4.
黄润秋 《地震工程学报》1988,10(S1):114-116
强烈的地震往往导致大规模的山体(岩体)失稳,形成滑坡,古地震也不例外。但由于其发生的历史久远,其强度及烈度只能根据地震地质研究进行推估。  相似文献   
105.
病险土石坝渗流量的灰色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石坝渗流量监测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若干实测渗流量为基础数据构成原始数列,用累加算子弱化个体差异。在累加序列生成的基础上求出紧邻生成序列,构建GM(1,1)灰色微分方程,求解微分方程的响应函数并还原出模拟函数。经精度验证或修正后,模拟并预测渗流量,为病险土石坝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场区地基的岩组类型和产状是填方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某机场高填方体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松散覆盖层土体类型多。根据混合土的发育分布规律不同可划分出A、B、C、D4个分布区,重点选定5条计算剖面,对高填方区含混合土斜坡地基的稳定性和分布特征进行计算与分析,除1条剖面在长期工况下的整体稳定性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外,其余4条剖面在各种潜在滑面组情况下的整体稳定性均能满足安全要求。三维稳定性计算同时也表明: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东2^#、东5^#沟的稳定性系数均在1.70以上。其研究思路对整个场区含该种斜坡地基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对煤岩体系中的弹性潜能、瓦斯内能、采场附加应力积聚的能量分别进行了定性的划分,并结合弹性潜能、瓦斯内能,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量级程度也尝试性地首次做出分类,并提高了原来的下限指标。对典型突出模式进行了简要地分析,为今后开展防治利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某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水电站库区内12条主要的泥石流沟从沟道数与流域面积,沟道数与主沟长,沟道数与沟谷坡降关系上研究了库区内泥石流沟发育的非线性特征,并通过其双对数曲线方程得到了各自的分维数,其意义是在对泥石流危险度评判中为各因素权重的求取提供一个定量的手段,并据此可利用非线性技术来解决泥石流灾害研究中的预测及防治等主要问题,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西南某水利枢纽工程坝区煤系地层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在坝区左右岸煤洞的展布特征,结合工程,分析了煤洞的存在及其变形的工程效应。最后,对煤洞的变形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对研究区植被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该区高山嵩草样δ~(13)C值在-25.63‰~-27.95‰之间,平均值-26.63‰;高寒草原区混合样δ~(13)C值于-26.29‰~-27.73‰之间,平均-27.04‰。高山嵩草样总体呈现由南东往北西方向正偏趋势,与高原夏季风运移方向一致(r=0.44603,n=29,p<0.05);研究区北部高寒草原区混合植物样则更明显的指示了研究区由南向北干旱化的趋势(r=0.8112,n=5,p<0.1)。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是特定环境影响的结果,在研究区内的变化趋势,则被认为是主要受降水环境影响的结果。成规律展布的区域降水条件与地理位置耦合,建立高原腹地地表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其地理位置的相关。同时通过对该区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反映控制植被生长发育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