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江苏高港港口开发自然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泰兴县境内,溯江而上,离镇江60公里,到南京145公里;顺流而下,距南通120公里,至上海247公里;隔江与苏、锡、常地区相望;背依里下河粮仓,是苏北三泰及里下河地区通江入海的门  相似文献   
22.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1991-2001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区域差异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和信息熵模型,对陕北农牧交错带这一典型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减少,林地、牧草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年变化率达到0.31%,其中园地的年变化率最大;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交通用地的空间变化明显;11年来,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利用方式日趋无序。  相似文献   
23.
夏季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数据监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2004年7月的实测数据构建了太湖夏季叶绿素a浓度的实测光谱数据估计模型,并使用2004年8月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调查样点覆盖了太湖内的典型水域,水样数据由无锡太湖环境监测站采集。样点的光谱数据用ASDFieldSpec野外光谱仪获取,每个样点测量10次,测量结果被转换为遥感反射率。对不同的波段组合进行比较分析后,从可解释性出发,最终选择了归一化指数表达式作为最佳波段组合,所建立的模型为:Chla(μg/L)=EXP(2.478 +16.378*N66),其中,N66为(R696 -R661) /(R696 +R661)。模型的R^2为0.9051,显著性p〈0.0001。与其他模型相比,本文的模型比较稳健,用于估计8月的叶绿素a浓度具有较小的绝对误差。本文的工作同时表明,在太湖的夏季相邻月份,可以使用实测光谱数据模型进行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估计。  相似文献   
24.
太湖梅梁湾水质参数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梅梁湾为例,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的空间变异规律,提出确定湖泊水质参数合理取样数目的方法。结果表明,5种水质参数空间分布不均匀,其变异程度为SS相似文献   
25.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营养水平进行分区,使得不同区域内磷的浓度不同,而同一区域磷的浓度大体一致。利用GIS技术对每个区域内未采样点的总磷浓度进行插值,取区域内所有栅格的平均值作为其最终浓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太湖1998—2004年每月的总磷含量进行动态模拟,建立各湖区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中营养区Ⅰ和轻富营养区Ⅱ符合AR(1)模型,中富营养区Ⅲ和富营养区Ⅳ符合AR(2)模型,重富营养区Ⅴ符合ARMA(2,3)模型。预测2005年各湖区总磷含量,经前10个月实测数据验证,说明所建模型能真实反映太湖总磷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6.
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是以知识,技术为资本的新兴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知识经济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信息系统产业应当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7.
基于GIS的地下水流可视化模拟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常州市区与武进市地下水流模拟为例,在研究该地区孔隙地下水流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第Ⅱ与第Ⅲ承压水流的数学模型,并将地下水流模拟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有机集成,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其可视化表达能力,研究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过程中含水层空间与模拟时间的可视化离散、计算参数的可视化赋值、模型的可视化拟合及其模拟结果可视化表达的方法,基本实现了地下水流模拟过程的可视化,为常州及武进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空间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8.
决策树分类算法在姜寨一期聚落遗迹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数据挖掘基本分类算法的总结、分析,以及建立姜寨遗址空间数据库,以姜寨一期聚落中的土坑墓、房屋等遗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该遗迹的面积与方位角等空间矢量特征信息等,运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挖掘出了姜寨一期聚落的遗迹分类规则,为聚落考古学中单遗址聚落的空间布局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9.
用分析模型方法反演水体叶绿素的浓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水体叶绿素浓度是水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水体光学传输的分析模型,进而用分析模型反演水体叶绿素浓度,对于提高遥感反演水质参数的精度和实用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2004年6月初对太湖18个点位进行了同步水体波谱实测和水体取样分析。由这18个点位的实测数据,利用Gordon模型建立了R(0^-)的模拟模型,并进而用优化函数的方法反演水体叶绿素浓度。反演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9,当叶绿素浓度高于30mg/m^3时,反演的相对误差小于20%。进而用该模型反演2005年7月太湖7个点位的叶绿素浓度,反演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4,其中,有6个点位的反演值相对误差小于60%。  相似文献   
30.
锡山市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锁忠  闾国年  黄家柱 《水文》2002,22(1):4-7,11
从地下水运动均衡原理的角度分析了锡山市西部地区第Ⅱ承压含水层天然和现状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均衡要素,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其中现状开采条件下的75%~80%的开采量来自于粘性土层的压密释水量;同时,根据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剖析地面沉降严重发育地区忽略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建立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对考虑地面沉降影响因子的地下水资源计算模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