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地区详细的露头调查、钻井资料分析,结合古生物、古生态以及地层对比,对研究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相及其演化进行详细解剖,得出区内台地边缘骨架礁-凝块石灰泥丘生态-沉积演化对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具有积极作用的认识。研究表明区内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碳酸盐台地边缘坡折带尚未形成,台地边缘礁滩欠发育,且台地前缘斜坡坡度较缓;第二阶段,碳酸盐台地镶边开始形成,发育骨架礁及滩相沉积,垂向上构成进积-加积组合序列,台地前缘斜坡变陡;第三阶段,微生物逐渐占据后生造礁生物生态空间,发育台地边缘凝块石灰泥丘,与上覆台地边缘滩构成垂向加积组合序列,促进了台地边缘正向地貌的发育,使区内台地边缘更加陡峭,台地前缘斜坡发育滑塌角砾岩。造礁生物生态演替及相对海平面变化共同影响并控制长兴期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过程。  相似文献   
92.
分析德州1951—2010年各类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等资料,计算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历年降水量平均10a 减少19.5mm。大于等于0.1mm 降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10a 减少2.76d,且变化显著;大于等于150.0mm降水日数呈增多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大于等于25.0mm降水日数与年降水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54,且相关显著。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平均10a减少0.21d,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平均10a增加2.26d,最大连续降水量平均10a减少2.75mm,一日最大降水量平均10a减少1.80mm,1h最大降水量平均10a增加2.34mm,10min最大降水量平均10a增加0.49mm。总体上,德州降水资源呈减少趋势。150mm以上降雨日数有增多趋势,短时强降水等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3.
2011年3月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青海省出现了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除海西部分站未出现降水外,其余各地均出现降水,其中玉树和果洛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雪,18日的24小时预报未能报出北部的降水及南部的大雪,多个台站的温度预报也随之出现较大偏差。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wmf(以下简称EC)、T639、T213各数值预报模式及物理量场,对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对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过程地面没有明显冷空气配合,降水主要出现在暖区里〔1〕;高空上主要是高原存在明显的锋区,北部西北气流中小的扰动在东移中发展并与南部高原槽叠加,地面上有南北中小尺度辐合线也在东移过程中合并,云图的发展演变更加证实了西北气流中小扰动的存在,并在有利条件下发展加深与南支槽合并的事实。研究还表明低空西南急流北抬为暖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水汽条件;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的上下层配置,使不稳定能量得以聚集等方面的原因是造成这次降水天气过程和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次个例分析为今后此类暖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峨眉地幔柱构造对四川盆地栖霞期沉积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系列地质分析表明,上升的地幔柱通常能造成大规模的地壳抬升以及形成穹窿状隆起地貌,并控制区域古地理格局和沉积相带展布.根据四川盆地内钻遇柄霞组的井下资料,以及盆地内部和周边栖霞组野外露头剖面的岩性、古生物组合及沉积构造特征,并结合前人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及峨眉地幔柱的研究资料,本文系统讨论了峨眉地幔柱活动对该区中二叠世柄...  相似文献   
95.
泥河铁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庐枞盆地的西北部,矿床中铁、硫储量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硬石膏储量达到中型规模,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近年来重大找矿突破之一,其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泥河矿区内主要地层为砖桥组和双庙组安山质火山熔岩和碎屑岩,侵入岩体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磁铁矿体呈厚大的透镜状分布于闪长玢岩穹窿顶...  相似文献   
96.
采用全自动原子荧光光谱仪对海洋沉积物中的As、Sb、Bi、Hg进行连续测定,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探讨了方法的精密度、检出限。方法精密度为3.10%~3.92%,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As、Sb为0.02×10-6,Bi为0.01×10-6,Hg为0.1×10-9。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推荐值十分吻合。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已经应用于大量海洋沉积物样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
本文简述了钢体式PDC钻头的特点,并对钢体PDC与胎体PDC进行了全面比较.列举应用实例证明钢体式PDC钻头制造工艺的高度可靠性,为勘探者选择新型钻探工具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98.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重要铁(铜)矿集区,盆地内闪长玢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但目前对庐枞盆地内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的认识仍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了庐枞盆地内闪长玢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利用LA-ICP MS对盆地内泥河铁矿及汪庄铜矿深部的闪长玢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定年。泥河铁矿深部两块闪长玢岩样品中锆石的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8±1.4Ma及134.5±1.8Ma,而汪庄铜矿三块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33.9±1.9Ma、137.5±1.6Ma及135.8±2.2Ma。研究结果显示庐枞盆地内闪长质岩浆活动的开始于138 Ma左右,并可能一直持续到约134Ma。而庐枞盆地内这期较早的岩浆活动可能与周边隆起区(铜陵)约140~145Ma的岩浆活动类似,同时与区内早白垩世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对于在庐枞盆地开展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新版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质控过程经常出现死循环,不能及时形成上传数据文件,为了解决此问题,文章对数据维护的分钟降水量和小时降水量不一致,分钟降水量和天气现象矛盾,微量降水,B和正点数据文件不一致,新增的补读功能以及降雪加密观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0.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庐江泥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为一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泥河铁矿床各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测温工作,明确磁铁矿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30~370℃之间;石英碳酸盐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295℃之间;石英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05~250℃之间;脉状碳酸盐硫酸盐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190℃之间。利用包裹体均一及冰点温度算得流体盐度集中在6%~12%之间,密度集中在0.70~0.8g/cm3之间,属于中盐度中低密度流体。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泥河铁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及流体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