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关于总辐射与地表净辐射的相关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2.
显式有限元法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43.
信荃麟  杜庆龙 《地质论评》1993,39(4):283-291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质统计学中的三种克立格方法进行井间储层参数预测的原理及方法,并在某油田中应用,通过最优性检验,建立起了适合研究区地质特点的各种储层参数的最佳估计模型,揭示了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建立三维储层预测模型开辟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上海附近地区水域的地质灾害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区水域的地质灾害分为直接的、潜在的和人为的三种,类型有冲刷槽、滑坡、活动沙波和沙脊、不稳定岸坡、快速侵蚀和堆积,浅滩和暗礁,埋藏古河道、古洼地、埋藏基岩、含气沉积物、“鸡蛋壳”地层,断层和地震,人为障碍物等。本文讨论了各类水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利用MapInfo进行图件扫描数字化的误差统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运用图件扫描数字化方法来获得GIS的数据,文中首先对扫描数字化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运用大量的MapInfo扫描数字化数据对误差大小及统计精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如何提高大比例尺图件扫描图像数字化的精度及利用MapInfo进行扫描图像数字化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6.
选取2019年3月—8月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平煤矿区发生的ML 2.0—2.9天然地震、爆破、塌陷等9次震动事件,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波形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方法开展时频波谱分析,提取不同类型事件的时频特征。结果显示:(1)天然地震频率成分丰富,且高、低频分布均匀,P波在约3 Hz和8 Hz处存在2个峰值,S波存在多个峰值;(2)爆破事件的时频谱相对集中,以低频为主,P波频率峰值约5Hz,信号主频随时间变化,大致呈线性降低至1—2 Hz;(3)塌陷事件频率成分以4 Hz以下的低频为主,P波无明显峰值且频率成分单一,主频出现在2 Hz左右的面波。本文结果可为今后该矿区震动事件类型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论述陕西省成为西部经济开发“桥头堡”的优势,以及陕西省自身经济发展的不足,提出陕西经济提高的构想,以及成为西部开发“桥头堡”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8.
自从大陆整合以来作为一个整体的青藏高原继续受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也必定不断地改造着原各地体的结构构造,形成了高原整体意义上东西向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原本各地体的组成、结构和东西向延伸不一致。这不仅表现在南北向断裂构造跨各单个地体范围的出现,而且,逐步形成了东西的分区。这种分区突出地表现在区域重力与磁场的特征上,这不仅是局部的岩石磁性与密度变化的结果,而且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在其前缘的不同部位上经受的压力不同,以及地块的隆升与扩张作用的差异造成了高原东西各区段的地壳组分与厚度的变化。青藏高原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并非地壳上层的局部断裂,它具有深层的原因。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不是均匀地齐头并进,而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的青藏高原范围内存在着推进速度和俯冲深度的差异,随着高原隆升的加剧高原本身出现断裂,自中新生代以来就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比目前地表见到的多些,而且具有较大的深度,Moho面的深度和地壳厚度都受南北向断裂的控制,并形成了区域重磁场的变化。同时,高原的东西向拉张作用也使南北断裂带发育加剧。  相似文献   
49.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羌塘榴辉岩产于红脊山-双湖高压变质带中段的片石山地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唯一的榴辉岩产地。榴辉岩多硅白云母~(40)Ar-~(39)Ar年龄 t_p=219.3±1.5Ma;榴辉岩围岩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 t_p=217.2±1.8Ma,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相同的高压变质作用,与红脊山-双湖地区蓝闪片岩的高压变质时间是一致的。根据已有高压变质年代学资料,从羌塘的红脊山到双湖、那曲地区的巴青以北、昌都的酉西,直到滇西地区,断续分布长达2000余公里的高压变质带为同一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向南延伸到滇西的重要依据。榴辉岩的定年数据进一步揭示,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扬子)板块的主体碰撞时间在220Ma 左右,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的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50.
本刊讯11月17日,中国气象局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高炮安全作业知识竞赛”上,赤峰喀喇沁旗的李明刚获得一等奖,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邹吉波、包头市固阳县的杨利平分获三等奖;参赛选手经过十多天的集训,认真准备,刻苦学习,参赛三名选手全部获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