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常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成矿作用一般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联系。形成沉积矿产的成矿物质,初始赋存大多呈分散状;从其初始聚集到成矿作用发生和矿藏形成,所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都经历了原始成矿物质聚集→转化成矿→富集成藏及改造定位3个阶段。成矿物质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构造作用、渗流携带作用、分子扩散、挥发作用和浮力等;运移的途径主要为孔隙、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非构造产生的微裂隙及不整合面等。矿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多样,可有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古生新储等组合。沉积矿产的聚集成矿场所,一般为由渗透性差的泥岩、膏盐层等封盖的圈闭构造(背斜、断层、岩性等),或处于地球化学环境、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等突变的边界-转化带。原始成矿物质聚集与矿藏形成—定位之间间隔的时间一般可较长,时差可达几亿年。沉积矿藏形成通常具动态成矿过程,一般成矿期次多和后期改造明显:既可使已形成的矿藏多期叠加进一步富集,也可使其遭受改造而发生改变或形成次生矿藏。以上特点决定了沉积矿藏的形成,特别是其定位时代相对较晚。同盆共存的各类沉积矿产资源丰富、特征多样;其成矿作用和分布组合关系复杂,具有共存多样性、共荣亲和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以上特征在不同类型沉积矿产似不尽相同,各自还有其个性特点。根据地球构造动力学环境的不同,可将盆地成矿系统分为裂陷伸展、聚敛、转换、克拉通等类型;各类环境中矿产的成矿特点、类型和分布组合等有别。受地史上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演化及其不可逆性的明显影响,盆地外生沉积矿藏的形成及特征一般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随时间发展,矿种更为复杂多样等特征。盆地系统沉积矿产的富集成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性及偏富极的特点。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成藏(矿)环境,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成矿系统提出,以与造山带和地盾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对其专门研究,必将揭示各种沉积矿藏同盆共存的内在联系、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丰富和发展已有成矿理论体系,为盆地内多种矿产兼顾,科学高效勘探和综合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2.
冈底斯弧弧后早白垩世裂谷作用的沉积学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冈底斯弧弧后地区早白垩世地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由下而上普遍从陆相 -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变化为海相碳酸盐岩。该地区在早白垩世中期开始了广泛的海侵 ,沉积范围由早期仅局限于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附近而扩展至羌塘地体南缘和拉萨地体 ,沉积了巨厚的台地相灰岩 ;与塔里木南部和思茅地区同期海平面变化非常不同 ,那里在晚白垩世才出现海侵。砂岩组分研究显示 ,早白垩世早期碎屑物源主要来自北侧的造山带 ,向上则逐步受到南侧火山弧的控制。在海侵层系的下部 ,发现了丰富的双峰型火山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碎屑。因而推断该区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强烈的裂谷沉降作用。与此同时的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的 L adakh- Kohistan弧后裂谷作用还形成了具有洋壳基底的Shyok边缘海。因此 ,在早中白垩世 ,欧亚大陆南缘为西太平洋型的活动大陆边缘 ,因强烈的弧后裂谷作用产生了一系列边缘海盆地 ;在包括青藏高原南部在内的欧亚大陆南缘 ,既没有构造动力、也没有古地理和古地形证据支持在早白垩世末 ( 99Ma± )即出现强烈的抬升。  相似文献   
963.
利用云导风矢量的台风中心自动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云导风矢量图进行台风中心自动定位的方法。云导风矢量通过对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两幅相关卫星云图进行模板匹配而得出。模板匹配就是根据已知模式的图像在一幅陌生图像中寻找对应于该模式的子图像的过程。根据气象知识 ,台风云系运动的特点是中心平移量大而自旋很弱 ,且台风中心与台风云系整体的移动方向一致 ,因此求出云导风矢量图中与台风整体移动矢量大小和方向一致的矢量集合的最密集区 ,经过数学形态学处理后便得到台风中心  相似文献   
964.
针对礼乐盆地含油气组合静态地质要素的分析表明,盆地内主要发育中生界、古新统一中始新统和下渐新统3套烃源岩,并以中、下两套源岩生烃潜力最好;砂岩、碳酸盐岩和生物礁是盆地的主要储层类型,砂岩储层在中、新生界内广泛发育,而碳酸盐岩和生物礁储层则主要发育于上渐新统一第四系;盆地总体上缺少广泛发育、封盖性能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但局部性盖层发育,且封闭性能良好。盆地主要存在3套含油气组合:中生界含油气组合,这是盆地内较有远景的一套含油气组合;古近系含油气组合,这是盆地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新近系含油气组合,该套组合在盆地中部隆起难以形成良好的油气组合关系,而在盆地坳陷区,尤其是南部坳陷则可形成良好的油气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965.
榆林地区春季大风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榆林地区1970~1997年4~5月各站大风资料和天气图分析,论述了本区大风的气候特征,总结出造成大风天气的环流形势。  相似文献   
966.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加强资金管理。本文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进一步阐述了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67.
针对基层台站预报员的应用需求 ,结合陕西突发性暴雨的研究 ,完成了基于 MICAPS平台的四维天气诊断分析软件 ,在天气机理研究和强对流天气预报实践应用中 ,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对经验预报、理查逊数(Ri)预报、载荷因数变量方程预报等3种颠簸预报方法的讨论,得出了不同的天气系统及环境、风的水平与垂直切变、大气层结、温度的水平与垂直梯度、温度的局地变化等多个气象因子与颠簸的关系,提出了一些预报颠簸的经验指标.  相似文献   
969.
顶山地区古近系白色砂岩成因及成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湘飞 《新疆地质》2002,20(2):122-125
通过对新疆福海县顶山地区古近系岩相古地理、岩石地球化学、地下水水化学、岩石次生蚀变等特征的分析,对灰白色、白色砂岩的成因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对本地区古近系以灰白色砂岩为主的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与铀的分布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70.
潘勇飞 《黄金地质》1995,1(1):46-50
物化探测网长期以来沿用的矩形有许多弊病,从内生多金属(尤其金)矿床的矿体几何形态,面临找深埋矿体,歪曲异常形态,同国际接轨等多方面考虑,都有必要改革成正方网。提出矩形网转换成正方网的方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