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近20年的勘查实践表明,横贯中国北方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及其两侧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铀矿床形成发育的铀成矿构造域。研究认为,古亚洲洋造山带是重要的富铀地质体,盆-山耦合机制制约下的地表水系搬运沉积作用是形成铀源供给系统的必要前提,泥岩型铀矿表现为单一铀源供给系统,而砂岩型铀矿则表现为双重铀源供给系统并且铀储层砂体本身的"再生铀源"不容忽视。在逆冲-造山间歇期或裂后热沉降时期,相对松弛和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利于沉积-成矿环境的形成,泥岩型铀矿需要同沉积期的稳定构造背景,而砂岩型铀矿不仅需要同沉积期的稳定构造背景,也需要成矿期具有适当掀斜作用的构造背景,有些矿床对成矿期后的构造环境还非常敏感。调查发现,当成矿期的含矿流场与沉积期的古水流体系基本一致时,铀储层砂体中层间氧化效率最高而且铀搬运通量最大,更加有利于成就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在区域古构造等因素的协同影响下,同沉积期的古气候背景是制约铀储层砂体和成矿期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和规模的极为重要的地质因素。同沉积期古气候不仅制约了铀储层砂体发育的结构和规模,同时更重要地制约了铀储层内部和外部还原介质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铀储层砂体的形态和结构制约了层间氧化带发育的方向和轨迹,而铀储层内部和外部的还原介质则控制着古层间氧化带推进的里程及前锋线位置,铀矿化作用则与氧化还原地球化学障有关。基于此,毗邻古亚洲洋造山带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都是沉积型铀矿勘查的主要远景区,而针对目标沉积盆地,则需要在深入剖析盆地构造格架以及区域含矿流场补-径-排关系基础上,再依据含铀岩系自身的特征(古气候背景、还原介质类型与分布空间)圈定和评价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2.
1979至1982年是美国地震学继续深入发展的时期。本文概述了这个时期的某些最重要方面,作为随后将发表的更详细论文的序言。这些论文包括我们对地球演化过程的进一步认识及用于研究它们的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进展。最有传统的地震学领域或许是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尽管其最新动态正沿着最不传统的方向发展。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进展是获得了关于横向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以及散射和衰减机制的重要新资料。我们运用各种技术正开始确定地球的某些地区是极不均质的,并着手描绘这些地区非均质的特征。科学家们早就知道上地幔存在横向变化,特别是在其最上部。新的  相似文献   
113.
艾比湖干涸湖底尘暴及其灾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13  
在艾比湖地区水动力,风力和重力作用形成的洪积、冲积、湖积、风积、化学沉积等第四纪的沉积类型分布十分广泛,不同沉积类型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及其对尘暴物质的贡献率和沙尘暴产生的灾害程度有较大的不同。本文根据实地考察,取样分析的结果以及前人的资料,对艾比湖地区地貌结构特征与沙尘暴形成的关系以及沙尘暴和浮尘天气对大农业、工人、人民健康造成的灾害强度、灾害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4.
通过从“和平”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上获得岩石物质和泥样、岩芯的分析,证明北大西洋广大区域的岩石物质不同于冰川床的原岩,而是大陆岩,证实了这种岩石同第四纪时期冰山破碎的关系。有关岩芯样中粉砂颗粒的分布及组成的数据证实了同最后一次冰川作用的关系。根据对所有资料的分析,提出深海沉积中划分冰川物质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15.
里弼东 《海洋技术学报》1994,13(2):100-102,62
海洋或陆地上的某些制图要素存在着某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些变化可能是周期性的、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由于近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这种现象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即制图要素的四维表示。海洋测绘要素的特点及海洋制图的现实性要求,有可能使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领先于其他测绘领域。本文结合某些专题海图出现的四维制图现象和数字海图在这方面的应用前景,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决海图制图自动化中的海图数字化输入这一“瓶颈”问题,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开发了“智能化海图输入系统(ICIS)”。目前该系统已交付用户使用,从而使海图制图自动化的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多年来,海图的数字化输入一直是困扰海图制图自动化的一大难题。作业人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手扶数字化仪进行作业,不但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错,而且其精度只能达到或低于常规手工作业的水平,其设备、资金上的投入也使之难以形成实际的生产规模和能力。ICIS系统完  相似文献   
117.
1993年2月,在巴黎举行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Oceanographic Committee)第十七次大会上,葡萄牙政府代表团率先提出,我们应该有一个国际海洋年,以此唤起全人类对海洋的关注。大会根据葡萄牙政府代表团的这一提议,通过了第17号决议,提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向联合国大会建议,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随后在同年11月份召开的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七届大会上通过第2.5号决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  相似文献   
118.
对新疆和田地区7个县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的JC病毒IG区域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178个40岁以上的男性尿样提供者中分离出了JC病毒,并且对它们进行了DNA提取,对JC病毒IG区域进行了PCR扩增和DNA序列测定,得到了117人的JC病毒DNA IG区域的碱基序列。多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7人中的基因型分别由B1-b,B1-c和EU组成,各基因型所占比率为:88.9%,3.4%和7.7%。研究发现,在各基因型中B1-b所占的比率高,其次是B1-c和EU基因型。通过NJ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该人群JC病毒基因型中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心的B1-b型占优势。这个结果与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生居过的丁零民族的后裔这个历史事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9.
近地层日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最高、最低气温是反映气候冷暖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判断极端气候事件强度的重要指标。利用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2003年10月17日至2004年4月6日1、2、4、10、16m温度梯度观测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不同高度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特点和出现时间的规律。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从低层到高层是降低的,最低气温是升高的,并且随高度的变化符合指数或对数规律。最高气温出现时间一般在正午2.5 h后,有天气变化时在20:00后出现的情况较多;最低气温在2 m高度上最早出现,4 m以下在日出前出现的较多,4 m以上在日出后出现的较多。  相似文献   
120.
引 言  春末初夏干旱是影响平凉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主要影响冬小麦的乳熟、收割 ,大秋作物的发育生长 ,因而研究春末初夏旱变化特征 ,做好春末初夏的干旱预测 ,为地方党政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应用平凉地区 40a资料 ,对平凉地区春末初夏旱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并建立平凉的春末初夏旱均生函数模型 ,进一步提高了平凉地区的春末初夏干旱预测水平。1 春末初夏旱的标准  根据甘肃省气候评价使用的气候标准 ,将春末初夏旱定义为 5~ 6月内连续 2个旬降水量偏少 5成以上 ,旱段 >3 5d ,这样制定的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