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祁连山TRwS204与中国标准雨量筒降水观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降水类型、过程和气候条件复杂多变,不同雨量筒观测结果均存在一定的误差,亟需了解常用人工和自记雨量筒之间及其与实际降水量之间的差异。针对中国标准雨量筒[无防风措施(CSPG_(UN))和配备单层Alter防风圈(CSPG_(SA))]和在祁连山常用的TRwS204称重式雨雪量计[配备单层Alter防风圈(TRwS_(SA))],于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祁连山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开展了同步降水观测对比试验,以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固态降水测量标准安装的中国标准雨量筒的修正值作为标准降水量。结果表明:(1)CSPG_(UN)、CSPG_(SA)和TRwS_(SA)降雨观测的平均动力损失(平均动力损失与平均标准降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0.21 mm(3.4%)、0.12 mm(1.9%)和0.61 mm(9.8%),雨夹雪分别为0.37 mm(7.6%)、0.16 mm(3.3%)和0.51 mm(10.5%),降雪分别为0.27 mm(10.2%)、0.09 mm(3.4%)和0.57mm(21.4%)。(2)CSPGUN和CSPG_(SA)动力损失的差异主要与防风圈的使用有关,而CSPG_(SA)和TRwS_(SA)动力损失的差异主要与雨量筒形状不同有关,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可能受到TRwS204特定误差的影响。(3)当风速高于2.0 m·s~(-1)时,各雨量筒降雨捕捉率出现明显的降低。因雨夹雪和降雪期间的平均风速较低,只有CSPGUN降雪捕捉率随风速的增加出现一定的降低。  相似文献   
52.
简要分析了计算机2000 年问题对地震观测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种应用软件方面.提出了几种预防方法,除了更换必要的观测仪器之外,还要解决各类软件的2000 年问题  相似文献   
53.
基于卫星遥感的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规律认识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由于大尺度水文模型和无资料区水文研究是当前国际水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参数区域化方法来估计大尺度区域和无资料区的模型参数值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将HBV模型应用于东江流域及其子流域,采用代理流域法和全局乎均法来估计该区域内无资料流域的模型参数研究表明:HBV模型能较好得用于东江流域径流模拟;交叉检验中,较小的序和ME值对应的参数,其转移效果不一定比较大的R^2和ME值对应的参数转移效果差;全局平均法中,面积权重平均值和泰森多边形插值后平均并不能明显改进子流域算术平均值估计无资料流域的模型参数的模拟结果;两者都能有效用于东江流域无资料流域的参数估计,且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4.
从全球地震频发地区选取多次地震事件,以精河地震为例研究基于DEM进行大气误差校正时拟合区选取方法;然后分别基于DEM和GACOS数据对同震形变场进行大气相位延迟改正以分析其校正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扣除主要同震形变区域后的相位-高程相关系数大于0.4时,必须对获取的形变场进行大气误差校正,校正后噪声可下降约1~4 cm;相关系数为0.4~0.8时,可通过两种方法相互验证以校正精度;相关系数大于0.8时,可以只使用DEM拟合大气误差分布函数进行校正。基于GACOS进行大气误差校正具有普适性,用于大气噪声较为严重且与地形不相关的平原地区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运用陕西省2011—2018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该省地电阻率观测干扰因素主要有: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干扰和场地环境干扰;计算观测数据受干扰影响的幅度,得出影响的时间尺度,解析每种类型干扰的表现形式和曲线变化的形态特征,提出干扰抑制的方法及建议,并对干扰影响观测数据变化的物理机制进行分析;阐明地震预报中数据应用的基本工作流程,申明准确识别各类干扰、寻求解决干扰问题途径以及探索新的干扰数据处理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107号)、《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行政为民措施》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禁令》(国土资发[2004]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黑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具体要求,积极响应2004年作为国土资源部确定的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年的号召,急需建立我省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2004年第四季度,做为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部信息办和省厅信息办将要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57.
基于相机摄影测量的冰面反照率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雪冰反照率是冰川与积雪能量平衡计算的关键参数,也是观测的难点. 为测量冰面反照率,试验采用相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祁连山十一冰川开展了自动拍摄、并利用共线方程进行冰川正射制图,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7月28日-8月18日在冰川表面开展了不同海拔梯度的反照率观测. 通过统计分析晴天与阴天观测反照率与对应点相机拍摄获取的RGB归一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对十一冰川进行冰面反照率参数化方法研究. 结果表明:晴天冰面反照率与RGB归一化指数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拟合R2达到0.79;而阴天的统计关系较差,线性拟合R2仅为0.52. 据此尝试利用晴天的拟合公式对整个冰面进行反照率参数化,计算表明:在晴天冰川表面地形阴影区的反照率存在低估现象,而无阴影区的反照率估算结果可信度较高. 利用2013年的反照率观测数据进行了参数化方案的验证,结果表明:观测值与模拟值平均误差仅为0.037,表明利用RGB影像对反照率参数化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8.
刘章文  陈仁升  宋耀选 《冰川冻土》2014,36(6):1582-1590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寒区灌丛与积雪的相互关系成为寒区水文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 综述近几十年来寒区灌丛-积雪相互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寒区灌丛过去几十年来覆盖面积和生物量等呈现增加趋势, 灌丛的增加可截留积雪, 改变积雪重分布, 影响积雪消融过程; 积雪可增加灌丛区地温, 制约灌丛区融雪时空变化过程, 影响寒区灌丛的生理生态过程. 灌丛与积雪同为寒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相互作用使地面太阳辐射和地表水分分配过程复杂化, 从而间接地影响寒区冻土环境变化. 最后, 指出了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寒区灌丛区积雪分布的精确估计; 灌丛-积雪-冻土连续体的研究; 耦合灌丛-积雪作用的寒区水文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59.
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5条剖面和11口探井的综合研究确定了长6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对影响储层物性重要的自生矿物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成岩现象十分丰富,特征明显。从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多种矿物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孔隙度降低的两个重要的成岩作用;而溶蚀作用,特别是浊沸石胶结的溶蚀是储层物性变好的重要成岩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0.
冻土水热传输和水热耦合过程是寒区水循环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温度和湿度(含水量)的观测和模拟是冻土水热过程分析的基础. 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葫芦沟试验小流域为依托,选取季节冻土区的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多年冻土区的沼泽化草甸、高山寒漠等4种典型寒区下垫面,分别布设自动气象站,并调查相关土壤和植被参数,利用SHAW和CoupModel模型对试验点的土壤水热条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4个试验点多层土壤含水量和地温SHAW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平均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5和0.90;CoupModel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平均R2为0.72和0.93. 总体上,地温的模型估算结果略好于含水量;相对于SHAW模型,CoupModel模型是更适合寒区各种下垫面的一维SVATs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